ZKX's LAB

文夕大火的原因分析 文夕大火的启示

2020-07-26知识7

文夕大火的原因分析 长沙先锋厅的钟楼(中山纪念亭)在火灾中幸存了下来,其他幸免的还有湘雅医院。2005年7月,长沙市首个纪念“文夕大火”的建筑—电灯公司遗址纪念墙建成。纪念墙位于湘江风光带与劳动路交汇处。同年建成的还有长沙大火警示钟大型雕塑。大火没有毁掉长沙城的一切,不少老建筑“浴火重生”,得以保存至今,它们顽强地延续了长沙的历史。位于中山路上的国货陈列馆,即今天的中山路百货大楼。国货陈列馆于1934年建成开馆,大楼主体建筑8层,钢筋水泥结构,16根圆柱耸立在商场前部,雄伟高大,颇为壮观。“文夕大火”后,雄伟的大楼依然挺立,其后历经几次长沙会战,也只是顶上的三层阁楼被日机炸毁,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复建为长沙最大的百货商场。上世纪80年代后,商场几度装修,16根圆柱改建为方柱,橱窗一律改成门面,面目全非。今天,这座被铝合金、玻璃、胶合板包裹起来的大楼从外表上已经看不出一丝一毫过去的影子,只有它的骨架,还是那座曾经历过抗日战争血与火的国货陈列馆。陈列馆不远处的中山亭则迎来了新生。1930年竣工的中山亭原为长沙标准钟楼,是为长沙城市使用公共标准时钟之始。抗日战争“一火四战”,中山亭都逃过了。2001年延建黄兴北路时,予以翻新重建,恢复了。文夕大火具体是什麽时候,有什麽前因后果和影响 1938年震惊全国的文夕大火持续5天5夜,把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长沙古城烧成一片废墟。抗日战争爆发后,实行片面抗战路线的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多次组织的大规模会战,均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疯狂进攻。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日军继续沿粤汉铁路南犯,进逼湘北,湖南由抗战的大后方转变为抗日的前线。11月9日日军攻陷岳阳,继向南推进至新墙河北岸,湘北门户洞开。省会长沙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谣传敌人即将进攻长沙,聚集在长沙的各军政机关纷纷撤退。人心惶惶,一夕数惊。在此严峻形势下,蒋介石在长沙召开了军政人员会议,讨论战局问题。基于对已经沦陷的重要城市未加破坏,资为敌用,实为失策的认识和对确保长沙信心的缺乏,会议期间,蒋介石曾指示张治中等人,如果长沙不保,即实行火烧。11月12日上午9时许,蒋介石侍从室正式指示张治中对长沙采取焦士政策;稍后,张又接到蒋介石“限一小时到”的紧急电报:“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望事前妥密准备”。对于焚城阻敌的办法,张治中虽曾提出过异议,但以蒋介石的专横,张是不敢不执行的。张治中迭接蒋介石焚城的命令后,立即采取应变措施,指定省会警备司令部司令酆悌负责筹备,省保安处予以协助,警备第二团。湖南旺旺大火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和思考? 7月16日,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的旺旺包装厂一仓库发生火灾,旺旺大火这次灾难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和思考呢。参考资料:http://www.chinafood365.com/depth/show-1243.html

#长沙#蒋介石#张治中#历史#世界大战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