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千呼万唤始出来”在现代语中形容什么? 千呼万唤始出来典故

2021-04-09知识1

“千呼万唤始出来”在现代语中形容什么? 1.从褒义来讲:是说大众都2113很期待看到5261某种东西(比如说书、作家、现象4102)等了很久以后终1653于出来了。而且符合大众的口味.2.中性:是说结果好不容易出来了,但是对这件事情(现象)的评价尚在“酝酿”阶段。3.贬义:等了好久,出现的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千呼万唤始出来”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意思是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扩展资料《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为七言古诗。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被贬。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既元和十一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从“夜送客”之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为“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了。但“邀相见”还不那么容易,又要经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正象“我”渴望听仙乐一般的琵琶声,是“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一样,她“千呼万唤始出来”,。

“千呼万唤始出来”下一句是什么? 千呼万唤始出来2113下一句:犹抱琵5261琶半遮面。释义:千呼万4102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1653遮着脸面。出处:唐朝白居易的《琵琶行》。句子所在段落: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释义: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

千呼万唤是成语故事吗 是成语千呼万唤[qiān hū wàn huàn]生词本基本释义形容再三催促。出 处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例 句1.任凭你~,他总是置若罔闻。近反义词近义词呼天喊地千呼万唤[qiān hū wàn huàn]生词本基本释义形容再三催促。出 处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例 句1.任凭你~,他总是置若罔闻。近反义词近义词呼天喊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