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都江堰都江堰从空中看像什么 都江堰两大主要功能是什么?

2020-07-26知识18

都江堰历史背景是什么?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是二千多年前,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田畴,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秦昭王时期,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27年创建的都江堰,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誉为世界奇观。2250多年来,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1000多万亩。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的关键设施。渠首主要由鱼嘴分流堤、宝瓶口引流工程和飞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组成。口、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李冰根据水流及地形特点,在坡度较缓处,凿开一道底宽17米的楔形口子。峡口枯水季节宽19米,洪水季节宽23米。据《永康军志》载“春耕之际,需之如金,号曰‘金灌口’”。因此宝瓶口古时又名金灌口。宝瓶口是内江进水咽喉,是内江能够“水旱从人”的关键水利设施。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桥是名播中外的古索桥,位于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之上,横跨内外。都江堰为什么叫都江堰 都江堰名称的来历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名称是经历多次演变以后,直到宋代才正式确立的。都江堰是一个庞大的水利系统工程,除具有代表性的分水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外,还包括成都平原灌区内的众多堰、渠和水流量节制设施,都江堰的名称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有不同的称谓。李冰建堰初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231623533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市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到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到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为什么又叫都江堰,都江是哪条江呢?《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都江堰的熊猫多吗?去都江堰看熊猫有什么体验活动? 都江堰:一座“熊猫乱跑”的旅游城市都江堰一座“熊猫乱跑”城市的由来·如果你还眷恋都江堰这座城市的好山、好水、好空气,你一定很久没有来都江堰了,并对都江堰无深度了解和感知。都江堰还是一座熊猫之城。近来都江堰火了,从旅游景点、餐饮住宿、居家生活、城市活动和文化传播都充满着熊猫元素,有朋友开玩笑说“都江堰就是一座熊猫乱跑的城市”,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熊猫身影,看熊猫还真的要来。翻开中国野生大熊猫的历史,都江堰是大熊猫们最常造访的地方之一。翻开时间轴,熊猫与都江堰“缘份深”1953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只野生大熊猫在都江堰玉堂镇被发现。2000年,一只生病的大熊猫突然闯进了都江堰虹口乡的一村民家中,这只熊猫便是后来著名的\"遗宝。2005年,又一只大熊猫闯入都江堰闹市区,后经都江堰林业、公安、消防等部门群策群力,最终安全捕获并放归山林。揭开房产库,熊猫在都江堰“两个家”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作为世界首个大熊猫疾控机构,主要在野生动物疾病的实验室诊断、病理学、流行病、兽医临床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开展研究;也是开展大熊猫国际、国内交流合作的主阵地,许多大熊猫从这里出发。都江堰两大主要功能是什么? 都江堰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引水灌溉和防洪,另外也兼具水运和城市供水的功能。它将岷江水一分为二,引一部分流向玉垒山的东侧,让成都平原的南半壁不再受水患的困扰。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 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该大型水利工程现存至今依旧在灌溉田畴,是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其以年代久、无坝引水为特征,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这项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扩展资料:都江堰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通过什么表达或赞美了什么 本文通过对都江堰壮观的水利工程的描绘,高度评价和赞扬了李冰父子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行为和举措.都江堰的原理 都江堰2113三个工程及其基本原理:工程分5261三块:第一,宝瓶口。他4102把玉垒山向西伸进1653岷江的这一块山尾巴,用人工开凿岩石,给拦腰截断,形成一个向东的分水口,也就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部分-宝瓶口(留在江心的那一块山体,就叫做“离堆”)。有了宝瓶口,岷江一分为二,可以分一部分江水向东灌溉成都平原了。第二,鱼嘴和金刚堤。但是由于宝瓶口上游的岷江东岸有山(玉垒山),地势东高西低,那么在枯水期,江水就不爱往东面流,成都平原就仍然得不到灌溉。怎么办呢?那就搞第二个工程,就是沿着留在江心的“离堆”向上游方向,修筑一个几百米长的大堤,这个大堤就叫做“金刚堤”,金刚堤迎着上游江水的头部,就叫做“鱼嘴”。现在一般把这个工程统称“鱼嘴”。从“鱼嘴”到“离堆”之间的金刚堤,等于把岷江水进一步一分为二,西面的原有岷江河道,叫做“外江”;东面的河道,叫做“内江”。其中“内江”有人工导流渠的意思,每年到了枯水期,就组织人工,对“内江”进行掏挖,挖得比外江低,这样,就解决了枯水期江水不爱流入宝瓶口的问题。另外,由于内江被挖得比外江深,那么当丰水季节的时候,江水的表层(清水)会抢进内江;而江水的底层(浊水)就。都江堰两大主要功能是什么? 效用都江堰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引水灌溉和防洪,另外也兼具水运和城市供水的功能。它将岷江水一分为二,引一部分流向玉垒山的东侧,让成都平原的南半壁不再受水患的困扰,而北。都江堰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都江堰是我国最早的水利工程,位于岷江上、玉垒山下,都江堰市城西,古时属都安县境而名为都安堰,宋元后称都江堰。都江堰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仍发挥着巨大的效益。在都江堰建立之前,巴蜀地区一直遭受岷江的水患。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每当春夏山洪暴发时,江水奔腾而下,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常常引起洪灾。再加上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阻碍了江水东流,所以造成东旱西涝,令蜀中的百姓苦不堪言。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年),秦国灭掉西周王朝后,巴蜀地区归入秦国的版图。公元前300年,秦王委任李冰为蜀地的郡守,开始兴修都江堰。李冰父子经过多年的努力,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都江堰枢纽工程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部分组成,互相制约、互相调节,结构科学巧妙。历史上鱼嘴的位置一直在变动,最早位于白沙河口下游不远处。现在位于白沙河口下游2050米处,这一位置是1936年大修时确定的。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

#水利工程#都江堰房产#都江堰#大熊猫#李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