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发展现状 (18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21-04-09知识4

读某地区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数量变化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D小题2:A分 析:小题1:结合图例读图可以看出,1990之后城市人口数量在不断上升,城市人口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并没有发生逆城市化现象,故答案A错误,1978年乡村人口比重为912÷(321+912)=74.0%而2007年乡村人口比重为1275÷(1275+820)=60.9%显然1978年高于2007年,故答案B错误,2000年城镇人口比重为624÷(1225+624)=33.7%,低于50%,故答案C错误,读图可以看出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大,可以推断城镇人口必中不断上升。小题2:城市化使城市区域植被减少,土地硬化面积加大,继而使下渗量减少,故答案B错误,大量降水迅速汇入河流,形成径流,径流量增加,故答案D错误,从而使蒸发量下降,所以答案选A,城市热岛效应是空气对流加强,城市降水量增加,答案C错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什么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有和重大意义? 一、背景第一、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历史的机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必然要求.依据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参照国际经验,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处在工农和城乡关系调整的转折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条件已经初步具备;第二、我国总体进入小康社会,但城乡之间反差拉大,“三农”问题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迫切要求.近些年来,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幅提高.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依然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农业面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和市场约束、体制障碍等严重问题,成为三次产业中效益最低的产业、国民经济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一个很难解决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将直接严重地影响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影响和谐社会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重点、科学发展观的着眼点、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结合起来,不仅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和迫切要求,而且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

为什么说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做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主要依据有: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产生的历史前提.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现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不发达的状态,仍然带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主要表现在:首先,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总体判断,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在经济上包括双重的任务:既要推进常规的工业化,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潮流.现在,我国产业结构落后,增长方式粗放,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还是初步的,在工业生产、流通和其他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仍然有大量的落后设备在使用着.科学技术水平、国民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其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虽然国家在促进协调发展方面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但是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从抑制差距扩大到逐步缩小差距,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还会长期存在,城乡二元。

#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发展现状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