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的发展定位 实验室奉行“围绕中心、着眼未来、强化共生、促进凝聚”的战略管理思想,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力争把实验室建设成科学研究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交流的中心,以各种模式推动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如90年代初,实验室联合了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山东大学晶体材料、上海技物所红外物理、物理所表面物理、半导体所半导体超晶格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发起建立了“凝聚态物理及其相关学科重点实验室联合网络系统”,现在已发展到13个成员实验室,在国内首创了一种新型的多学科、跨系统、交叉综合的科学研究组织模式。实验室还通过开放课题,资助国内外优秀青年研究人员来实验室工作,并与国际上二十多个实验室保持较为密切的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和人员往来。
黄昆的后世纪念 铜像为纪念北京大学杰出校友、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科的奠基人黄昆先生,庆祝中国半导体学科创建50周年,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所、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黄昆先生铜像落成仪式于2006年12月15日在北京大学物理大楼举行。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出席仪式,并与黄昆先生的夫人李爱扶女士、长子黄志勤先生等一起为铜像揭幕。逝世十周年座思会2015年7月6日上午,在黄昆院士逝世十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在学术会议中心举行了“黄昆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暨黄昆先生逝世十周年追思会”,以纪念中科院院士黄昆对科学事业做出的贡献,深切缅怀他的高尚品格和道德情操。中科院院士秦国刚、王阳元、甘子钊、朱邦芬、王启明、郑厚植和夏建白,北大、清华部分师生,半导体所领导,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员工及学生等参加了追思会。追思会由中科院院士、半导体所所长李树深主持。
著名的科学家有哪些?为了自己母国做过贡献的科学家。TOP.1 钱学森? 钱学森,出生于上海,浙江杭州人,中国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