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汉乐府的叙事特征 长安行 汉乐府

2021-04-09知识1

唐诗、汉乐府与长安城的文化关系 长安作为大唐帝国的首都,城阙壮丽,人物奇杰,周原秦川沃野千里,终南太华雄奇峭异,黄河清渭波澜壮阔。自开国至覆亡,近三百年间,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都长安作为世界名城,万国衣冠,翘首仰慕,通过丝绸之路进行频繁的国际交往,又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全国诗人由于应试、入仕和其他原因,大都要到长安居住、游历、任职,与云集京城的众多诗人交流思想、切磋诗艺,参与诗歌创作活动。而当他们来到长安以后,与众多诗人交流思想、切磋诗艺,其视野之开阔、思路之开展、艺术境界之提高,无不出现空前的飞跃。因而可以这样说: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高峰,唐都长安,则是唐诗发展的主要基地。在唐朝建国以前,长安曾是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等九个王朝的首都。山川雄奇壮阔,民风淳朴刚强,文化积淀深厚。就诗歌传统而言,《诗经》《大雅》中的周人创业史诗,《小雅》中的政治讽刺诗,《豳风》、《秦风》中的农事诗、战争诗以及汉乐府民歌中的有关篇章,其共同特点是现实性强,内容充实,风格雄阔健举。南方诗人来到这里,其诗风即发生变化。庾信在南朝,诗风清绮、浮艳,出使北朝被留,在长安一带生活。

关于汉乐府 汉乐府就是指汉时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据《汉书。艺文志》载,“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可见这部分作品乃是汉乐府之精华。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100卷,分12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歌辞,横吹歌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氏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著录,是收罗汉迄五代乐府最为完备的一部诗集。《乐府诗集》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篇,多为东汉时期作品,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人民生活,用犀利的言辞表现爱恨情感,较为倾向现实主义风格.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诗经》的浪漫主义手法,它开诗歌现实主义新风。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斜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斜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

汉乐府 定义 乐府是汉朝年间,政府设立的机构,主要是收集民间音乐诗歌等民间非物质文遗产,进行汇编整理修改录制,然后以更好的形式表现出来,为中国历史文化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长安行 汉乐府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