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西安大学生凝聚时代青春力量,当好秦岭生态卫士

2020-07-26新闻6

中国青年网西安7月21日电(通讯员 罗开发)疫情防控期间,做好垃圾分类,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一种新时尚。7月15日至17日,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行者常至”暑期社会实践团针对垃圾分类工作,在多个社区展开了线上线下调研、科普宣传、新媒体视频宣传等一系列秦岭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深入社区,线上线下调查

7月15日,“行者常至”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访队员前往各自所在社区进行走访调查,主要通过实地考察社区公共卫生,日常垃圾是否进行分类以及后续处理方式等现状了解居民实际垃圾分类处理的情况。同时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居民日常生活垃圾处置情况,和垃圾分类实施宣传现状。根据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城市社区的环境干净卫生,路面上几乎没有垃圾,社区也有分类垃圾桶。而农村的环境相对较差,垃圾虽经过分类,但是政策落实不到位,垃圾回收车辆不分类回收,导致垃圾分类成为空谈。实践队员们还深入走访了当地居民,了解到政府着力发展养蜂等绿色产业,不仅有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同时也切实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和脱贫攻坚的有机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实践队员们自制手绘宣传海报向居民们讲解鸟类的有关知识,把生态环保理念传达给更多的人。

图为志愿者调查走访社区垃圾分类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罗开发 摄

针对宣传,提升服务效率

7月16日,“行者常至”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员们进入社区宣传垃圾分类处置规范流程,重点针对回收利用,进行集中宣传。一是集中投放,定点定位。居民应尽量将垃圾投放在政府机关、各村办公室、小区、居家隔离点等分类垃圾桶,各村配备垃圾清运配备专用回收桶和垃圾捡拾器,对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回收。二是规范处置,日产日清。社区需要安排保洁员每天集中回收垃圾,就近联系垃圾处理公司,由专业垃圾回收处置单位每日上门收集后规范处置,形成“产生-收集-处置”闭环。三是强化宣传,入脑入心。把如何规范垃圾分类作为环境保护宣传的重要内容,以口头与折页宣传并行的方式提高群众垃圾分类意识。在队员的宣传下,很多居民都十分配合垃圾分类工作。

图为社区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罗开发 摄

线上开课,安全有效宣传

7月17日,“行者常至”暑期社会实践团结合前两天线下的考察宣传,推出了“环境保护知识科普”抖音宣传活动,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入门入户。观众通过评论与讲解员积极互动,科普宣传效果显著。今后,“行者常至”暑期社会实践团将继续与社区居民共同努力,将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到位,让保护环境意识成为居民生活新常态。随着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环保宣传工作入门入户,秦岭生态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图为志愿者通过抖音短视频宣传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罗开发 摄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响应了国家垃圾分类政策号召,不仅加强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也让居民掌握了正确处理生活垃圾以及疫情当下产生废弃口罩等。与此同时,也锻炼了大学生的意志,提高了大学生的调研能力,充分地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帮助居民做好垃圾分类,为保护秦岭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图为志愿者调查环境保护示范村与村委会成员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罗开发 摄

【一审编辑 聂璐媛】

转自中国青年网

#垃圾分类#新冠肺炎_社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