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图六为“”不同节气气压带 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2021-04-09知识3

根据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如何判断季节 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同时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两侧南北纬5°之间.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逐渐北移至北回归线.夏至时,气压带和风带比春分时北移5°左右.这时的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赤道与北纬10°之间;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间很短,低气压带来不及形成,所以赤道低气压带不可能移到北回归线附近.但这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可以一直吹到赤道,甚至有一部分可越过赤道,吹送到北半球,并偏转成西南风.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又逐渐南移至赤道;从秋分到冬至、又南移到南回归线.这时地面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比秋分时一般南移5°左右,比夏至时南移10°左右.例如,赤道低气压带这时已南移至赤道与南纬10°之间,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可一直吹送到赤道,并有一部分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由于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所以在南北纬5°—15°、35°—45°、60°—70°之间的地带便成为风带的过渡地带.

读图“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A、B、C分别代表的节气.A______ B__ (1)根据图中的直射点的位置判断节气.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运动,在北回归线是夏至日,在南回归线是冬至日,在赤道是春秋二分.所以A图是夏至,B图是春秋二分,C是冬至.(2)90°是极地高压带,60°是副极地低压带,30°是副热带高压带,0°是赤道低压带.气压带形成有两种原因:一是热力原因(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二是动力原因(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赤道因终年气温高,是热源,空气上升,在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极地地区因终年气温低,是冷源,气流终年下沉,在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所以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3)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大致与其方向和周期相一致,即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4)赤道因终年气温高,是热源,空气上升,在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赤道高空形成高气压区.气流由赤道上空的高气压区向向两极方向流动,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偏转(北右南左,总体是向东偏),到了纬度30°上空时偏转成了西风(向东运动)不能继续向高纬度运动,在不断聚集(堆积)的情形下便产生了下沉气流,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纬度30°),极地地区因终年气温低,是冷源。

读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回答: (1)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大致与其方向和周期相一致,即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2)根据图中的直射点的位置判断节气.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运动,在北回归线是夏至日,在南回归线是.

#图六为“”不同节气气压带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