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主旨精神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如何论述共产主义的?

2020-07-26知识9

如何理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 马克思很早便对共产主义有所探索,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集中论述“共产主义”思想是在(第三手稿)当中,分别从哲学语境和经济学语境下,对共产主义进行论证,两条思路有时交织在一起,但又有所差异,虽然具有不成熟的过渡性,但也有极深刻的真理性。对我们正确理解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是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这篇文章之前和之后的几部著作进行分析的,力求将马克思早期的共产主义思想做一个大概的梳理,主要阐述马克思早期的共产主义思想发展的大概进程和改变。马克思早期的共产主义思想经历了从黑格尔唯心主义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过渡,在当时比较早的文章《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已经有所论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又更集中的论述了共产主义思想,在此之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过渡到比较科学的阶段,到了《共产党宣言》中就完全成熟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在他的著作中清晰的体现出来,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全到完全,把共产主义的方方面面说明的非常清楚。这一思想直到现在也是非常科学和值得我们研究的。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是什么? 如何阅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摘自《何新集》第72—94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人道主义思想—《18…结合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论述,阐述你对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认识.(500字)结合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论述,阐述你对科学发展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收获的两个重大的发现分别是什么? 在1844年经济学2113哲学手稿中,马克思5261收获的两个重4102大的发现分别是(1653自然主义版与人道主义是一物两权体的关系。扩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刻地指出,到了共产主义时,“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是价值根据,自然主义是事实根据,价值根据必须立于事实根据之上,价值根据是事实根据的意义所在。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是一物两体的关系。自然主义的内涵指向于人之外的自然也指人自身的自然,两种自然形态并非分属于不相干的领域,实际上它们被统摄于一个更高一级的自然之中,应遵循同一个游戏规则。供参考。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作者 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介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19世纪40年代出版的刊物,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由三个部分。是一部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但是,在“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两个部分里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经济学思想,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尽管《手稿》在一些问题的表述中还留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但是《手稿》第一次从生产劳动实践的观点来阐述经济和经济学的起源,为经济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这个意义上说,《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光辉起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否可以将异化劳动的作为其核心概念,或是贯穿整篇手稿的核心思想? 可以。其实不仅是1844年手稿,异化劳动学说甚至为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的思考:《论异化劳动学说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意义》。全文在http://www.csscipaper.com/zhexue/zhexueyanjiu/73080_1.html下面是第一部分。【内容提要】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学说并不外在于历史唯物主义,恰恰相反,没有异化劳动学说就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异化劳动学说源自对国民经济学前提的追问,即追问私有财产的人学本质,这一追问不仅导向政治经济学批判,而且引发本体论上的革命,即摆脱传统的形而上学之束缚,通向现象学的人学,成为对人的生存论本质的探讨。正是这一探讨达成了关于人的历史的感性活动之创生社会关系的基本洞见。这一基本洞见凝结为作为人的生存之历史性的“实践”概念,从而完成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工作。【关 键 词】自然对人的本质的关系/现象学的人学/活动之异化/“最充分意义下的”人本主义对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的异化劳动学说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问题,学界向有争论。争论集中于此学说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上。追问这一问题发生的缘由,可以看到,它来自另一更重要的原则问题:。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