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早是由哪个朝代建成的? 通常我们说北京是我国历史上最近五个朝代建都之地,这五朝指的是辽(916~1125)、金(1115~1234)、元(1279~1368)、明(1369~1644)、清(1645~1911)。但是辽朝只把北京。
北京发展历史:从秦朝开始,封建王朝相继更迭,一直到1911年清朝的灭亡,前后共计二千一百多年。在这期间,中国统一时期的政治中心,虽然有过几次迁移,但是真正称得上是全国最大、最重要的政治中心的,只有两个,在前期是长安,在后期就是北京。从十世纪开始,北京在全国中的政治地位,巳经日见重要。首先是辽朝在这里建立了陪都,也就是它的第二政治中心,叫做燕京。相继兴起的金朝,又在这里正式建立都城,改你中都。燕京和中都,都是在古代蓟城的旧址上发展起来的,其位置相当于现在北京市内的西南部分。另外金朝还曾利用当时城北的一带湖泊,兴建离宫,其中心位置就在今天北京城内北海公园湖泊东岸和靠近东岸的琼岛一带。到了十三世纪中叶元朝相继在这里建都的时侯,又以金朝卿宫的旧址为中心,经过全面规划,创建了一座新城,命名大都。大都城开始兴建后七年,欧洲中世纪有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里,他对大都城规模的宏伟和布局的严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后来他在《游记》中所极口称赞的汉八里城(Kbanbalig意即大可汗之城)。大都建成后不到百年,元朝灭亡,十五世纪初明朝经过重新设计,又进一步改造了大都城。十六世纪中叶加筑。
北京城的面积有多大?(清朝到民国时期的) 北京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都,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时候,那时的燕国就在这里建起了城墙,从此开创了北京城墙文化的历史。随着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北京城墙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不断被延展着、变化着、丰富着。城墙是人类开始走向文明的标志。说到文明就总是离不了城墙、青铜器、文字、阶级这几个标志,而对于古代中国文明的发掘无不以城墙遗址为要,可见城墙对文明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城墙的建设不仅仅反映了人们挖壕筑墙的水平,而且还反映了古代青铜矿冶和铸造的科技进步水平。只有相对高级和相对发达的城墙建筑,才能够保证城市生活的稳定和发展,这才是城墙“文化”最贴切的核心内涵。城之形制在我国古代的汉字中的“城”,一方面是指“城墙”,另一方面又指“城市”。对于中国古代的城市的建设来说,大多是先修筑城墙,后形成市区的。城墙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军事防御。而国都的城墙不仅仅是一种防御工事,而且还是统治中心象征,这就是北京城墙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也是北京城墙和其他城市的城墙的最大不同之处。我国历史上的城墙主要以矩形为主,北京城的形状为近似矩形。说到北京城,原来有4道城墙,在城市的中心,皇宫外面是紫禁城,紫禁城的城墙不是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