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约翰济慈的诗 灿烂的星 约翰济慈的第一部诗集是什么

2020-07-26知识12

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在世的时候,居住多年? 详情问度娘。这边是房产网,有什么不懂可以了解。但是那种确实不是很明白/济慈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1795年10月29日生,1821年2月病逝,只活了25岁。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却留下了不少壮丽的诗篇,为英国和世界文学宣言增添了光辉。约翰·济慈的父亲是出租车马的马房饲养员,地位低微,家道贫寒。他还没到15岁,父母双亡,他和两弟一妹在亲友的照管下成长,生活很贫困。他自幼酷爱文学,但不满16岁就离开学校去跟一个医生学学徒,1816年获得助理医师资格。这一年,他认识了李·亨特和雪莱等作家,由于对文学的酷爱,使他弃医从文,走上了写作的道路。1816年5月,他在亨特主编的《探究者》上发表了第一首诗作《呵,孤独》。1817年,他在雪莱的帮助下,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诗歌》。1818年,是济慈整个生活的转折点。这一年,他发表了长诗《安迪米恩》。从1818年末到1820年初,他先后写出了长诗《拉米亚》、《依莎贝拉》、《圣亚尼节的前夕》、《海坡里安》等。他最著名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这些诗表现了济慈所独有的对大自然的感爱、想象以及生动表现这一切的卓越才华。济慈的一首诗 《每当我害怕》http://baike.baidu.com/view/3268630.htm每当我害怕,生命也许等不及我的笔搜集完我蓬勃的思潮,等不及高高一堆书,在文字里,象丰富的谷仓,把熟谷子收好;每当我在繁星的夜幕上看见传奇故事的巨大的云雾征象,而且想,我或许活不到那一天,以偶然的神笔描出它的幻相;每当我感觉,呵,瞬息的美人!我也许永远都不会再看到你,不会再陶醉于无忧的爱情和它的魅力!于是,在这广大的世界的岸沿,我独自站定、沉思,直到爱情、声名,都没入虚无里。求英国诗人约翰·济慈的代表作..谢谢 约翰·济慈姓名2113:约翰·济慈52614102性别:男出生年月:1795~1821出生地:伦敦国1653籍:英国里程碑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他出生于伦敦,父亲是马厩的雇工领班。济慈自幼喜爱文学,由于家境窘困,不满16岁就离校学医。1816年,他认识了李·亨特、雪莱等著名诗人,受到他们的影响。11月,他弃医从文,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终于成为当时英国文坛上一颗光彩夺目的巨星。济慈创作的第一首诗是《仿斯宾塞》,接着又写了许多优秀的十四行诗,他的这些早期诗作收集在1817年3月出版的第一本《诗集》中。次年,他根据古希腊一个美丽神话写成的《安狄米恩》问世,全诗想象丰富,色彩绚丽,洋溢着对自由的渴望,表现了反古典主义的进步倾向。1818年到1820年,是济慈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他先后完成了《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许佩里恩》等著名长诗,最脍炙人口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等名篇也是在这一时期内写成的。济慈诗才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他年仅25岁,可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代表作《仿斯宾塞》、《伊莎贝拉》、《圣亚尼。济慈的秋颂赏析 济慈的《秋颂》创作结构与其以往作品有所不同,全诗共分为三节,由常用的十行诗段改为了叠音加重奏的十一行诗段,以及抑扬格调的五音步结构,以此表达自己对秋天之景的依恋。

#约翰·济慈#诗歌#秋颂#读书#浪漫主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