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波谱法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缩写为NMR)是原子核在恒定磁场中对一定波长电磁波的共振吸收现象,是美国学者F.Bloch于1945年和E.M.Purcell于1946年相继发现的。目前,分析技术从连续谱发展到傅立叶变换谱和多维谱,从分析液体样品扩展到固体样品,几乎对具有磁矩的原子核都可以进行无损的检测和分析。自旋量子数I≠0的原子核,如1H、11B、13C、15N、17O、19F、23Na、27Al、29Si、31P、等,具有核磁矩,称为磁性核。在外磁场作用下,核自旋分裂为不同的能级。如果在垂直于恒定磁场的方向上加一个强度小得多的交变磁场,则在适当的交变频率下,原子核将剧烈吸收交变磁场的能量,而使核自旋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即产生核磁共振现象。测出原子核吸收的能量或频率,即能确定磁场中某种原子核的存在。同一磁性核在不同的基团(radical)中,由于核外电子对核的屏蔽作用,共振的频率也略有不同,使共振峰发生位移。该现象称为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是我国物理学家虞福春于1949年发现的,以无量纲的数δ(ppm)表示。因此,根据化学位移可以检测和鉴定不同的基团。在高分辨核磁共振谱中常有谱线增多,即出现二重峰、三重峰等多重峰现象。它起源于分子中两种。
波谱的应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20世纪30年代以前,原子物理学的光谱学实验主要在可见光波段进 波谱行,以测量波长为主,测量光谱的精细结构和超精细结构的准确度不高,测量分子光谱的准确度也不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电子学和微波技术有了很大进展,探测仪器的灵敏度、分辨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实验技术也有了革新。微波波谱学以测量频率为主,利用振荡器、磁控管、调速管等产生单频微波,通过平行金属线、同轴线或波导管透过含有被分析物质的共振腔,探测物质在随时间缓慢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下所造成的辐射衰减响应。利用微波波谱方法,准确测定了一些原子的超精细结构、兰姆移位、电子和μ子的反常磁矩,分子键长等等。微波波谱学的发展,导致微波量子放大的出现、激光的问世、原子钟的发明和频率基准的建立,开辟了量子电子学这一新兴科学。频率的准确测量导致物理常量准确度大幅度提高,对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波谱学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通过射频或微波电磁场与物质的共振相互作用,研究物质的性态、结构和运动的物理学分支学科。简称波谱学。研究对象可以是原子、分子及其凝聚态,也可以是中子、质子、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