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市属国有企业领导干部 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领导是什么编制?

2021-04-08知识3

省属国企领导到底是什么级别 省政府直接管辖的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53330省级国企,都是正厅级别编制,一把手都是正厅级,和省教育厅厅长、省工商局局长级别相同。如果是省国资委管理的省级国企,一般是副厅级别编制,一把手一般是副厅级别,和省教育厅副厅长、省工商局副局长级别相同。正厅级干部,一般为行政五级或六级,正厅级及以上级别为国家高级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六条第二款: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扩展资料:厅局级干部的类别:1、正厅级地厅级正职(五级干部)以前叫厅局级,主要是地级市(各自治州)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任、市政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公安厅厅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司长。2、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3、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4、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

国企领导是国家干部吗? 《公务员法》第六十三条明确指出,国家实行公务员交流制度。公务员可以在公务员队伍内部交流,也可以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交流。交流的方式包括调任、转任和挂职锻炼。其中,《公务员法》第六十四条又明确指出,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据此规定,也就是说,国企干部只要达到一定级别(起码相当于科级以上领导),可以通过调任的方式担任科级以上领导职务,即可转变身份变为公务员。打个比方,张三在市级相当于正处级的国企担任中层干部,其职务就可以套科级,如果有岗位需要,张三就可以调到市直机关部委办局任副科级、正科级领导职务。在程序上,只要接收单位同意进人,有编制空缺,原单位愿意放人,编办研究同意后,报编委会审核同意后即可。编委会主任一般由当地行政一号首长担任,副主任有常务、组织部长,成员包括政府秘书长,财政局长、人社局长、编办主任等。编委会原则上一个季度要开一次,但由于编委会领导都比较忙,很难凑在一起,很多时候一年也就开一两次编委会。因此,从事业单位包括国企调入行政机关任职。

国企科级干部能到政府任职吗?有什么注意事项? 国企科级干部能不能到地方政府任职?这个答案有两个:一是省属以上的国企,有资格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任职,最起码得国企中相当于副处级以上干部,才可以交流到地方任职;二是市属、县属国有企业,比如农投、城投、供排水公司、公交公司、宾馆等当地所属的国有企业,其管理人员都是从地方政府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选拔而来的,当然可以互相交流任职了。省级以上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想到地方任职,要求起码是副处级以上干部,科级干部是没有这个资格的。国企虽然不实行行政级别管理,但有相当于级别的对应关系,比如国企县级分公司,正职相当于正科级,市级分公司,正职为正处级,中层人员为正科级,以此类推,或者都有相似的对应关系。国企相当于副处级以上干部,尤其是某地主要负责人,发展前途较好的年轻干部等,如果符合条件,可以推荐到地方任职。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年轻女干部挂职副县长,就是这样的例子。而国企央企管理人员担任副省级以上干部,更是常有报道。对于地方政府来讲,地方政府设立的国有企业,其管理人员,甚至是中层干部,都是由地方党委组织部门任命的,是和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相互交流任职的。这种交流任职的对象,既包括副科级以上管理人员。

#市属国有企业领导干部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