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这个女人,吊打整个脱口秀大会

2020-07-26新闻13

最近,《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开始了。

刚一播出,就频频登上热搜。

除了常驻的李诞,罗永浩和张雨绮两位鼎力加盟,让新一季节目备受关注。

尤其是张雨绮,最近因为《浪姐》热播,人气飙升。

她的到来,也为节目增添了一定的新鲜感。

不过话说回来,脱口秀节目在国内发展算是比较晚了。

国内脱口秀的概念,目前不是太分明。

人们对于脱口秀的印象,还是以讲单口笑话为主。

虽然从广泛意义上来说,大家都是「说话的艺术」。

但从细处分析,它们各有不同。

而国外脱口秀节目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恰好,前不久就有一部高口碑的新作。

可以让我们看看,世界上最会说话的人都是什么样子——

《汉娜·盖茨比:道格拉斯》

Hannah Gadsby: Douglas

这是由网飞出品的一期脱口秀系列专场,时长70分钟。

这个系列的命名方式,都是主演+后缀。

所以从片名,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次专场的主角就是汉娜·盖茨比。

汉娜是一名澳大利亚的喜剧演员,在喜剧界有着很高的名气。

从过往作品的分数上也可见一斑。

2018年的时候,汉娜推出了一期《娜娜》。

在那个专场上。

她痛批父权制度,讽刺厌女症。

真挚地讲述了自己遭遇过的各种不幸。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笑话集合,《娜娜》在幽默中混杂了愤怒。

正好又赶上当时如火如荼的「#MeToo」运动,播出后引起了热烈的社会反应。

有人力挺,有人痛骂。

看看这个不同分段的分布,熟悉吗朋友们。

尽管如此,但在IMDB上《娜娜》依然有着8.2的评分。

豆瓣上,分数则达到了9.4。

《娜娜》原本是汉娜的告别秀。

在演出中她也几次提到,自己决定退出脱口秀舞台。

但没想到播出后强烈的呼声,让汉娜再次回归。

带来了这部2020年的《道格拉斯》。

在《道格拉斯》里,汉娜依然是言语犀利,火力全开。

上来就拿美国开涮:

「待会我准备吐槽美国人,也就是在座的各位。」

「毕竟开美国人的玩笑,在目前还算是嘲讽上层人士,虽然很快就不再是了。」

堂而皇之的嘲讽美国「上层地位」即将不保,毫不留情面。

还有对父权制度的嘲讽。

「一会我准备温柔和善的嘲讽一下父权制度,如果你不喜欢的话,最好现在赶紧拍屁股走人。」

这还不算。

到了正式演出中,她还把这两者结合了起来。

「放在文化领域里,美国就是父权制度本父,就是文化界的白人直男。」

试图对所有其他文化指指点点,做出大家长的姿态。

然后,还得把反智文化拎出来一通锤。

「你看看你们,一说起『反疫苗运动』,就都不知道咋反应了。」

狠得一批。

所以,不要以为脱口秀就应该是滑稽戏。

真正喜剧的内核,都辛辣着呢!

国内对于脱口秀,有一种观点是:

我看脱口秀就是看笑话,图个乐,并不觉得需要承担什么社会责任。

在鱼叔看来——

社会责任这么大的词,当然不应该落在某一种表演形式上。

但艺术本身,却理应是构成责任社会的一部分。

我们都知道有句话叫做:

「喜剧的核心是悲剧」。

怎么理解呢?

在喜剧的舞台上,所有那些让人捧腹的笑料,都是在现实的苦难中磨砺、淬炼。

以经历者的血泪滋养供给。

在经过了难言的挣扎之后,才能够云淡风轻的将其作为笑话讲出。

作为笑话养料的现实,往往不会那么美好,甚至有些十分残酷。

这种笑话一般包含了两部分:荒诞的开场、奇妙的反转。

《娜娜》就是典型。

一次演出,她在台上提到了自己曾经因为抑郁服药的经历。

结果演出后一个喷子找到她,质问:

「你是个艺术家,你不该吃药,你要去感受。」

「如果梵高当年吃了药,我们还能看到向日葵吗?」

不允许患者吃药,只为了他们能有作品娱乐自己?

且不论这种说辞是多么的自私。

就单纯从论据来说也站不住脚。

因为梵高不但吃药,还吃很多药……

汉娜说:

「你猜怎么着,我从来没想到,自己无用的艺术史学士学位还能有派上用场的时候。」

然后她一通石锤输出,把对方反驳得无话可说。

挑衅者傲慢又无知的说辞,和她妙语连珠的精彩回击,构成了喜剧的主体。

观众在冲突中被施加了压力,又被化解了压力。

一上一下之间,创造了值得回味的笑点。

但这是台上表演的部分,是经过了提炼和雕琢的部分。

是呈现给观众的部分。

现实中是,对方在被汉娜反驳之后,不由分说地把她暴打了一顿。

在整个过程中,旁观者无一人出手相助。

只因为她没有「女人味」,她「不正常」,活该被打……

现实是不美好的,是残酷的。

现实中充满了歧视,压迫,排挤,谩骂,暴力。

充满了拒绝理解的、狭隘的隔阂。

汉娜患有泛自闭症。

跟普通的自闭症相比,更加隐蔽难以察觉。

她形容那种感觉,不是完全的交流障碍。

只是你跟周围人的思维,总是不在一个频率上。

她拿童年时上英语课做了个例子。

那节课老师讲解什么是介词,让大家想象一个盒子,介词就是自己跟盒子的关系。

比如在前面,在后面,在旁边。

而她的思维关注点在于:

「什么,我跟一个盒子有关系?」

于是一连串地提出了一系列死亡问题。

「我是盒子做的吗?」

「盒子能吃吗?」

「这盒子叫啥名啊?」

老师懵了,这是个盒子,它没名字。

你见过有名字的盒子吗?

然后,她就开始列举早餐麦片盒子……

这个故事在喜剧舞台上讲出来,是真的好笑。

现场的大家,包括屏幕前的鱼叔,都被逗笑了。

可我们也要知道——

在喜剧效果的背后,是汉娜一段真实的、不美好的人生经历。

因为汉娜的表现,她被指责「故意找茬」。

不止一次,从课堂上被赶出去。

在人生的绝大多数时候,她都有难以言说的孤单感。

这些喜剧演员像是海中的蚌。

把刺痛的沙砾日复一日的打磨包裹,才将其变成了能在舞台上发光的珍珠。

珍珠将痛苦和愤怒包裹成美好圆滑的样子,为传播拓宽了可能。

从而让更多的人知晓之前被忽视的那粒沙子。

认识到现实当中的很多错误有多离谱,多需要改正。

这些作品里面,有着对平权的呼喊,对少数群体的尊重, 对疾障人士的关照。

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优秀的喜剧确实承担了社会责任。

脱口秀、喜剧,是一种文学体裁。

本质是文本创作,它具有文学性。

而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是与社会相连接。

它要接地气,要感同身受,要能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最忌讳高高在上,与现实拉开了距离。

美国著名的脱口秀演员艾伦,许多人都知道。

就算不太熟,至少也看过她主持的奥斯卡奖颁奖典礼。

在2018年,她有一场脱口秀专辑,主题就是「感同身受」。

在节目里,她讲述了自己多年前出柜时的遭遇。

在她公布自己的性向之后,自己的节目立刻被砍掉了。

一夜之间,所有喜欢她的人都开始憎恨她。

人们取笑,嘲讽,谩骂。

甚至写文章分析她的出柜事件,推测她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她成了舆论风暴的中央。

就连当时声援她的朋友,也遭遇了失业。

用艾伦的话说,所有跟她扯上关系的都受到了惩罚。

多年之后,艾伦重新振作。

一路走高,斩获了无数的大小奖项。

《艾伦秀》已经成了日间脱口秀的王牌,今年迎来了第十七季。

当初那个朋友现在也不错,她就是去年的奥斯卡最佳女配,在《婚姻故事》里奉献了精彩演出的劳拉·邓恩。

艾伦出色的喜剧天赋让她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妙趣横生。

而在幽默化处理的背后,是现实的艰难过往。

不管是艾伦还是汉娜,现在都已经功成名就,「挺过来了」。

她们拥有了话语权,说出的话不再被忽视,可以被听到。

通过这种声音,她们表达的是同一种观点:

面对分歧和差异,首先要敢于探讨,允许探讨。

对于任何存在的问题,不要试图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

如果问题被当做是不存在,它就永远不会得到解决。

只有大声的把这种诉求说出来,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说出来。

才能逼着掩耳盗铃者不得不放下双手。

才能让这声音逐渐振聋发聩。

并且让正在挣扎的人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说到底——

不论是脱口秀,单口喜剧,还是其它喜剧形式。

在喜剧的外壳之下,都应该保持一个细腻的、敏锐的、甚至警惕的灵魂。

它或许荒诞,或许生动,或许戏谑。

但它一定不迟钝,不空虚。

优秀的喜剧,一定是犀利的。

是心中装下了整个时代,同时又能感受到生活的每一寸肌理。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在看」吧。

助理编辑:张小一

#脱口秀大会#综艺#艾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