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中关于诗赋韵律的地方,有一处不明。希望高手告知!!!! 个人觉bai得吧,第一个du赋,可能是依次用“行所zhi无事则智dao大矣”几个字为韵,就是依版次权换韵换下来;或者是整堂课学生分这几个字的韵,分到哪个用哪个。后面诗题,应该是被分到了用“吹”韵。另,用哪个字为韵,并不是说就用哪个字,而是说用这个字所在的韵部。以上,供参考。
题智若禹之行水赋怎么理解 难得糊涂。看的太透人太累!
性善说的“性”有仁义的内在先天规定性 孟子论述的性,是一“道德层面”之性。它的实质,就是具有仁义的道德内涵在里头。而且,在人的先天心性里就潜伏着这颗种子。换言之,这一道德层面的心性有着内在的仁义规定性在里头。故而,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是说,我天生就具有仁义礼智的基因,它不是从面篏入我身体里面的,它本来就存在,只是我们一时大意,没有注意到它,没有去察觉到它而已。正是由于有这一内在的特征存在,所以人和动物就有不同。告子却不这么认为。他说:“性,犹杞柳也。义,犹杯桊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桊”是说,人的性好比杞树柳树,它天生是自然斜斜歪歪的,至于仁义道德,则好比是用杞树柳树做成的杯子。言外之意,告子是认为杞柳天生不能成为杯子,它之所以成为杯子,是由于人为的加工而成的。以此类推,人天生也就没有仁义礼智,而是我们后天从外加进去的东西。再简言之,告子认为人“性”就是一张白纸,什么都没有,“仁义”这些东西是后来才加画上去的东西。孟子不同意告子这种说法。他反问告子说:“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杯桊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杯桊也?如将贼杞柳而以为杯桊,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