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古代的计时法读音 古代的计时方法.

2021-04-08知识9

古代有哪些计时方法? 1.十二时辰2113制西周开始,中国的历法逐渐稳定了一5261岁十二个月4102的概念。以日比作岁,也1653采用十二时辰划分一日、并将日期切分点(换日点)固定在夜半。十二时辰的十二个时间节点(起点),为十二时。以晚上十一点为子时、凌晨一点丑时、凌晨三点寅时、早晨五点卯时、上午七点辰时、上午九点巳时、中午十一点午时、下午一点未时、下午三点申时、傍晚五点酉时、晚上七点戌时、晚上九点亥时。2.二十四时辰制宋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3.十时辰制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4.十六时辰制十六时辰制是历算的副产品。中国早期的历法,从阴阳五行历转变为四时八节历,历算过程中,将一年切分为十二个月时,会出现以16为分母的分数。古代人很早就认识到,一年的长度为365又1/4天,切分为12个月,则每个月30又7/16天。十六时辰制,就是配合历算而进行的时间划分。4.百刻制百刻制。

今天用古代的计时法是什么 天干地支 烧香 罗盘上面刻上了十二个时辰,以阳光和月光为基准 古今时间换算,1年=12月,1月=5周,1周=6日(月、周、日的比例是根据唐代朝廷早朝时间定的,早朝每月有5个休沐。

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 圭表又称,日晷,日规.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标竿或石柱;“圭”是从表的跟脚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条石板.每当太阳转到正南方向的时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量出表影的长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节气的时刻.表影最长的时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时候,夏至来临了.它是我国创制最古老、使用最熟悉的一种天文仪器.刻漏又称漏刻、漏壶.漏壶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类.早期的刻漏多为泄水型.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泄,格叉和关舌又上升,使浮在漏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后来创造出受水型,水从漏壶以恒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壶,浮在受水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提高了计时精度.为了获得恒定的流量,首先应使漏壶的水位保持恒定.其次,向受水壶注水的水管截面面积必须固定,水管采用“渴乌”(虹吸)原理,便于调整和修理.有两种保持水位恒定或接近恒定的方法,均见于宋代杨甲著《六经图》(刊于1153年)中的“齐国风挈壶氏图”.图中“唐制吕才(约公元600~650)定”刻漏是在漏壶上方加几个补偿壶,“今制燕肃(1030)定”刻漏采用溢流法,深四寸.多余的水由平水壶(下匮)通过竹注筒流入减水盎.燕肃创制的漏壶叫莲花漏,北宋时曾风行各地.《全。

#天色计时法读音#古代的计时法读音#古代的计时法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