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豆蔻年华 金钗之年 12岁叫什么之年

2020-07-26知识3

关于年龄的词语 如耄耋 豆蔻等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2至3岁称孩提.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10岁以下称黄口.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金钗之年”是指几岁的女孩? 我们都知道,古代人在年龄的称呼上特别讲究。比如豆蔻年华、弱冠之年、杖朝之年等等,都是形容人的年龄。那么,金钗之年又是什么意思呢金钗之年是指几岁??金钗之年是指几岁 古代人在年龄的称呼上特别讲究。比如豆蔻年华、弱冠之年、杖朝之年等等,都是形容人的年龄。除此之外,古代人的年龄称呼上还划分了男女。比如前边提到的“豆蔻年华”一般指女子十三四岁,“弱冠之年”则用来指代男子二十岁的年纪。而金钗之年一般是指女子十二岁的年纪。在古代,女孩子到了十二岁的年纪要带钗,所以后来金钗就成了女孩年纪的代称,金钗之年也特指女子十二岁。?金钗之年出自哪里 金钗之年的说法最早见于南朝梁?武帝所作的《河中之水歌》,诗曰,“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大意是说,这些女子头上的钗饰非常多,脚下踩的是五色纹彩职称的鞋子。因为在古代,女子出嫁得比较早,一般在及笄之后就开始嫁人,所以在正式出嫁前,就得先找好婆家。因此,女子在十二岁到十四岁这个年纪的时候,就开始打扮自己,以求能嫁得如意郎君。?后来,金钗之年是指代女子十二岁的年纪就一直被后世沿用。当然,在现代就直接说是十二岁了而不是说今年是金钗之年,估计说了也没几个人知道吧。豆蔻年华之后是什么 豆蔻年华之后是指少2113女十三岁。52611、十五岁(女)是及笄之年。“4102笄”,是结发而用笄穿过头1653发,表示女子已到出嫁的年岁。2、十六岁(女)是破瓜年华。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瓜在隶书及南北朝魏碑体中可拆成两个八字)。3、二十岁(女)是桃李年华。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形容女子年轻,正值美好的年华。4、二十四岁(女)是花信年华。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5、三十岁(女)是半老徐娘。意思是指已到中年尚有风韵的妇女。出自于《南史·后妃传下》。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扩展资料成年人的称谓:冠者:指成年人。是华夏民族嘉礼的一种,是古代中国汉族男性的成年礼。冠礼表示男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待年:又称“待字”或“待字闺中”。古代女子到了十五岁,会把头发梳起,插上簪子,表示已到出嫁年岁。怨女:怨女是指结婚年龄到了而未有婚配的女子,是对女子未婚群体的一种称呼。旷夫:指年龄。“青葱岁月”具体是指什么年龄段 “青葱岁月2113”没有特定的年龄,是指不成熟的青5261春期,年青,不成熟,都可称作4102青葱岁月。1、青春岁月,1653是一种时间、生理上的表述,比较正统,比较学术,比较理智。青葱岁月既然涉及到了葱,就一定跟它有关系。2、青葱岁月,是一个更形象化的用词,表明人生象青葱一样,虽不成熟却已有味道,辛辣、刺激,但这种辛辣没有岁月的磨砺肯定不是真正的辣、真正的痛楚,多少还是带有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所以青葱实际是辣中带甜的。3、《孔雀东南飞》形容刘兰芝美貌的一句话: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少女十指纤纤,如同葱根。然而经历不多,颇为“青涩”。故名“青葱岁月”。拓展资料: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十三岁是什么年华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2至3岁称孩提。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10岁以下称黄口。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女孩12。十二三岁的年华叫什么? 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2~13岁(男)—舞勺之年1.【金钗之年】女子十二岁的年龄在古代被称为金钗之年,女孩子到了12岁就可以头带金钗了。典故:南朝梁·。金钗之年什么意思 年龄代2113称,古人指女子十二岁的年龄。女子12岁称金钗之5261年,13岁称豆蔻年华,410215岁称及1653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古代年龄称谓襁褓:不满周岁。孩提:两至三岁。始龀、髫年:女孩七岁。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总角:幼年泛称。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黄口:十岁以下。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而立:三十岁。不惑:四十岁。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豆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