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请结合你的工作或生活实践。给出一个实例,用管理经济学理论分析(500-600字) 中国经济现象分析与思考

2021-04-08知识1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身边的现象 去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新芽狼隙利用经济学原理看身边的现象2010年02月16日星期二19:02经济学不是提供一套立即可用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3646432的完整结论的理论,它只是一种方法、一种思考问题的工具,帮助拥有它的人去分析问题,做出决策。本文试图从“经济学十大原理”中的“人们如何做出决策”、“人们如何相互交易”两方面分析身边的经济现象。在此,对于“经济”的理解是广义上的。人们如何做出决策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人们只有了解面临的选择,并在不同的目标之间进行权衡,才能做出良好的决策。关于时间的权衡取舍:曼昆在第18章提到这个原理时写到:“也许一个人一生中没有一种取舍比工作和闲暇之间的权衡取舍更明显和更重要。我完全赞同这句话。尤其对于个人来说,时间是最大的稀缺性资源。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要是把时间都用在怨天尤人上,你就放弃了学会改变境遇的奋斗和追求。愿每个人都好好利用个人有限的时间资源。政府管理方式的权衡取舍:政府也必须在公平与效率间作出合理的选择,所以就有了我们经常见到的我国政府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际上就是选择了“效率”,当然政府会在必要的时候会采取一些。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考? 世界前两百年的发展是以排碳量多少为标志的发展,从蒸汽机时代,到电气,石油时代。可以这么说,哪个国家排碳越多哪个多家的发展就最好,美国当然排得最多,在过去的200年里世界生产力的提高甚至大于之前人类历史生产力发展的总和,在工业革命之前的社会,偶尔的技术创新会带来人均收入的暂时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的增长,最终吞噬了这部分经济的增长,又回到原来的零增长水平。没有排碳就没有世界经济现在的繁荣昌盛,可现在提倡低碳,为什么低碳,因为人类大量的排碳已经超出了自然界对碳的承载能力。对于美国这样高度发达的国家来说,已经从走出现代化,迈进了信息化社会,低的碳排放仍旧可以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对于我国而言,正走在现代化进程中,还需要工业的大量排碳才能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低碳就等于遏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这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不公平的,你美国倒是排够了,发展得差不多了,过了河你就想拆桥,但我们是无奈的,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响应号召,从世界贸易角度来说又不得不响应号召,因为你不符合排碳标准要被征收碳关税。如今的发展已经由资源的争夺转到了排碳空间的争夺。中国由于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并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

经济学理论分析 那就告诉你吧:其实经济学理论并非你想象的狭窄,首先需要经济学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和环境,才可以确定它的边界,看看资本论就知道了。如果你认为书本上的 什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等支离破碎的东西就是你追求的经济学的话,那你就局限了自己。哪些东西都是在特定环境下的不完全经验,有借鉴价值,但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什么同一现象 经济学家莫衷一是呢?因为都对社会一知半解,盲人默想。加之教条主义、拿来主义、缺乏起码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绝大部分的经济学只是一个花架子。之所以写这样是希望中国能出一些为人类造福的经济学家而非欺世盗名之辈。对于你的问题,我想还缺乏几个基本的因素:价格限制的幅度、时间、竞争、需求、供给。等因素

#中国经济现象分析与思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