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全诗是?出自名谁?写的是? 你说的是无家问2113生死,寄书长不达吧,这首诗5261是杜甫写的4102,全诗如下:月夜忆舍1653弟唐 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其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经典名句。全诗写的是在战乱时杜甫于月夜对弟弟的思念。个人觉得杜甫的诗在抒写思家念人、恨战爱国,同情贫苦百姓方面挺厉害的,像春望、卖炭翁等都很棒。为了让我说的更明白,我查找并综合了相关资料,将全诗内容和思想列如下: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
何处寄书得?9? 本词的意思是说作者在晚秋十分思念一个人(应该是情人)而望眼欲穿,欲寄信笺而无处落笔倾诉惆怅之情。
寄书长不达的达发音 达:读音2113[dá]《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5261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4102白,月是故乡明1653。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注释: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长:一直,老是。达:到。况乃:何况是。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