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说她昨晚上出去吃饭,遇见一个妈妈带着孩子,孩子想要吃块大排,妈妈带着指责的语气说孩子,脸色也不好看,最后也给孩子买了大排。
吃饭的时候,妈妈不知工作还是其他事实,一直看手机。孩子开始不敢动大排,反复用眼神的余光观察母亲,直到感觉妈妈的情绪缓和了,才敢动筷子。可能太紧张,筷子没有拿稳,大排里的汤洒了出来,孩子立马像惊弓之鸟一样弹跳起来,赶紧找纸巾把桌子擦干净,一直看着妈妈,妈妈没有发声,才再次动筷子,后面孩子话语中一直小心翼翼讨好妈妈。
这位朋友说:“整个过程看下来,心里很难过,我不知这个孩子长大后会不会觉得他人都是有危险的。做事小心翼翼,生怕出错,生怕被责备,遇到问题也不敢求助,但是内心又充满焦虑和不安。”
记得见到过一对夜晚摆摊卖炒面的母子。孩子大约6、7岁的样子,一直帮妈妈收拾碗具。当孩子累了走到妈妈身边,妈妈会带着愉快的笑容去吻吻孩子额头,给孩子一个拥抱,时不时孩子做点吃的,孩子快乐的像个天使一样快乐。这个场景令人久久不能忘记。
对比两家母子,我们不知道第一位母亲,她生活中经历了什么,是否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也许她现在给予孩子的,对她来说,有可能已经用光了她全部的力量,所以此文没有要去谴责这位母亲的意思,只是第二对母子的亲子关系启示我们,快乐和幸福可以去创造,和家境无关。
1988年4月,霍华德金森24岁,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系博士。他毕业论文的课题是《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什么》。经过调查统计,只有121人认为自己非常幸福。
霍华德金森对这121人做了详细的调查分析。121人当中有50人是这座城市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事业的成功。而另外的71人, 却是职业平凡生涯黯淡的人,为什么也会拥有如此高的幸福感呢?
通过与这些人的多次接触交流,霍华德金森发现,这些人虽然职业多样性格迥然,但是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他们平淡自守,安贫乐道,很能享受柴米油盐的寻常生活。
这样的调查结果让霍华德金森得出了观点: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一种是澹泊宁静的平凡人,一种是功成名就的杰出者。
2009年6月,已是教授的霍华德金森又对121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当年71名平凡者,除了两人去世以外,共收回69份调查表。这些年来,这69人的生活虽然发生了许多变化(他们有的已经跻身于成功人士的行列;有的一直过着平凡的日子;也有的人由于疾病和意外,生活十分拮据。),但是他们的选项都没变,仍然觉得自己“非常幸福”。
而那50名成功者的选项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有9人事业一帆风顺,仍然坚持的当年的选择——非常幸福。23人选择了“一般”。有16人因为事业受挫,或破产或降职,选择了“痛苦”。另有2人选择了“非常痛苦”。
两周后,霍华德金森以《幸福的密码》为题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在论文中,霍华德金森详细叙述了这两次问卷调查的过程与结果。
文章结尾,霍华德金森总结说: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一个孩子,如果有懂得管理情绪的家长相伴,他(她)的人生已经成功一半,家长的情绪管理是孩子成长的加油站。
合理情绪疗法告诉我们,人的情绪来自于我们对诱发事件的不合理信念,并非基于已知的客观事实,而是包含很多主观臆测成分,其关键特征有绝对化、过度概括化和灾难化。家长的成长性思维模式是情绪管理的有效方法和基础,并奠定孩子未来的人生模式。具有成长性思维的家长,会换多个角度看问题,面对挑战,沉着应对,并不断超越自己;具有成长性思维的家长,不仅会给孩子设定奋斗目标,还会给孩子成长空间,他们尊重孩子兴趣,重视孩子拥有完整的人格。
正念呼吸放松法也是情绪管理的有效方法。正念的核心在于对当下进行觉察,放弃过度思考,让自己放松,去体会当下。全然接受当下经历的一切。正念呼吸不仅能很好的减轻压力,还能使人更好的控制大脑额叶皮质区,加强对冲动的管理。
表达情绪,而非用情绪去表达事情。用积极的方式去定义生活,美丽人生,从管理情绪开始!#健康乐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