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什么说康德哲学是一场革命? 康德 第一哲学

2020-07-26知识4

马哲与康德哲学的困惑: 1康德的纯批把空间与时间,作为感性直观的形式,把时间空间主观化。但是,我有 1.“如果现象并不是表现物自体,那么我们走路看到前有巨大石头阻碍道路,会绕道而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是石头现象,三维的,如果现象不是对物自体相似反应?人类很有可能撞到石头上,这怎么解释?现象完全可以脱离本质,例如头晕眼花时,就有可能看不见石头,这有什么奇怪的呢?现象和本质的关系,1.相同2.相似3.相反2.恩格斯这些话只是表明人类思维没有至上性,没有认识不了的事物,只有还没接触到的事物,当然谁也无法证明这个观点。认识论总是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不要尝试去证明他们的对错。况且恩格斯那个例子也没有办法反驳不可知论,最多可以证明有很多自在物是可以认识的,但不能证明就能认识全部自在物,你硬是说,世界存在一种不可认知的物质,他能奈你何?3.物质的共性,客观实在性,现象是客观实在的,实体也是客观实在的,马哲中两者都是物质。说康德哲学是一团混乱,而且是导致了更大错误的混乱的人是谁? 弗朗茨·布伦塔诺,具体情况我也不太了解,只是恰好在一本介绍康德的小册子上看到过,张世英、赵敦华主编的一套丛书。应该是在序言部分,印象很深。还有一个家伙说康德的《纯批》完全来自他的脑瘤,都挺有意思~求大神解释一下康德哲学里的这几个概念 康德的意思是,人的认识能力有一种先天的形式.也就是把感觉经验综合起来的能力,这种能力叫做感性直观.感性直观也有先验形式,就是时间和空间.也就是说,人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时间和空间的形式帮助人们把混乱杂多的感觉经验加工成为人们可以认识的知识形式.(至于为什么时间和空间是先验形式,康德有专门的证明,楼主你自己可以去看)感性\\知性\\理性感性是人接受感觉经验刺激的能力.对应的是感觉经验.其中时间和空间形式是其先验形式,帮助把杂多的经验组织整理成为可以被认识的知识材料.知性是运用逻辑形式对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对应的是逻辑判断形式(十二个范畴).而理性,对应的就是逻辑推理形式.由这个推理形式人们可以认识理性所能认识的最高概念.我引用赵敦华的西方哲学简史里的话:传统的逻辑推理形式是三段式,每一个三段式都蕴涵着一个理性的最高概念,作为它的统摄原则.直言式三段式指向的是一个自身不再是宾词的主词,这就是灵魂的概念.假言式所指向的是一个不再以任何事物原则为条件的前提,这就是世界的概念,选言式所指向的是一个自身不再是部分的整体,这就是上帝的概念.灵魂,世界,上帝是理性思维的最高概念.这个先验理念实践在康德哲学中使用于哪一方面 一、实践法则的纯粹性 康德认为,对人的实践活动的探讨,就是对人的自由意志的探讨。他接过了“自由意志”这个概念,深化了它的内涵。通过对我们自由意志行为所遵循的普遍实践法则的探究,从中分离出一种先验的、因而是不变的道德法则,使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完全以出于自身的道德法则而行动,努力做到趋善避恶。因此,把握康德哲学中的实践概念,首先应区分开人的实践理性活动所遵循的两种不同实践原理(practical principle):一种是只对个别主体意志有效的实践规则(practical rule),即主观的实践准则(subjective practical maxim);另一种是对每个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都有效的实践规则,即客观的实践法则(objective practical law)。[1]惟有后者才是基于纯粹理性之上的意志动机,前者则是基于感性欲望,因而不具有普遍必然性。从消极的、否定的方面说,这种客观的实践法则不能是质料性。一切质料的实践原则在本质上都是以自爱或自身幸福为目的的实践原则,而这一实践原则从根本上说都是源于经验的主观的实践准则,只能通过经验来认识,不具备先天的客观必然性。即使人们在幸福追求的对象和手段上都想得完全一样,那也只是偶然的。因此,这种实践原则只能被。实践在康德哲学中使用于哪一方面 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哥尼斯堡大学毕业。1755年起在母校执教,1770年升教授。其思想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在前批判时期,以自然科学的研究为主,并进行哲学探究。1755年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提出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中文名康德哲学外文名The philosophy of Kant创始人德国哲学家康德出生地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毕业院校哥尼斯堡大学毕业成 就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目录1简介2基本概念3三大批判4主要思想? 哲学方面? 宗教方面? 伦理学方面? 天文学方面? 政治构想5特性内容6扩展1简介编辑(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同时,他也是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在批判时期,“批判”地研究人的认识能力及其范围与限度,将世界划分为“现象界”与“自在之物”世界;人的认识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并提出“先天综合判断”概念。认为时间和空间是感性的先天形式;因果性等十二个范畴是知性固有的先天形式;理性要求对本体-自在之物有所认识,但这。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