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全国首个“移动书展”,江苏这样打造

2020-07-26新闻6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下载并安装江苏书展App,点开“第十届江苏书展云逛展云购书”版块,当天的直播安排列举得井井有条:10:00,云会面,孙晓云、许结《诗意江南》签售会;12:00,云购书,沙沙、沈石溪直播带货……津津有味地看了一会儿直播,决定下单几本沈石溪小说,马上回到首页,领取“满100减40”或“满50减10”的优惠券——万物皆可云的时代里,一位足不出户的读者就这样凭借一部智能手机,“腾云”来到了主办方精心打造的“移动书展”。

线上线下齐发力,借助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云逛展、云阅读、云购书、云互动”,为不到现场的读者提供观展平台,7月23日开幕的第十届江苏书展在实体书展之外,还将重头活动、名家签售、逛展指引搬到了“云上”,这种形式在全国尚属首次。除了江苏书展App,读者还可以通过ZAKER等商业平台观看书展,省内各县级融媒体中心也将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性地直播。“移动书展”有多火?ZAKER平台数据显示,仅开幕当天就有超过1600万人次“云打卡”,之后每天的观展量也都维持在千万人次,莫砺锋、郦波主讲的两期“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大讲堂”,仅单场收看量就超过百万人次。

堪称惊艳的直播数据给了主办方极大的鼓舞。本届江苏书展执委会阅读活动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由疫情催生的“移动书展”创意,意外地取得了“溢出效应”。 “由于场馆限流,主展场的实时在馆人数从原先的一万人减少到两千人,在活动场次总体与往年持平的情况下,这意味着每场活动的参加人数少了、覆盖的人群收窄了,那么书展整体的效果和意义自然也会打折扣。”该负责人说,“打造‘移动书展’,不仅可以让‘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江苏读者线上感受书香盛宴,还可以超越地域的限制,邀请全国读者都来逛展。”

如果你以为“移动书展”只是架起一台摄像机,流水账般事无巨细地“扫描”现场,那就大错特错了。以ZAKER平台为例,直播团队精心设置了“云逛展”“重头戏”“开讲啦”“云购书”“云发布”“云会面”等多个版块,如琳琅满目的电视节目,把各式“盛宴”端到读者面前。“我们两个主播很有观众缘,每到他们出现的时段,网友互动就多起来,‘场面’很是热闹。”一位工作人员笑着说。 读者没到现场可以“云上见”,那么嘉宾没到现场呢?在7月23日举行的“新华书房”读书论坛上,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没能从北京来到论坛现场,但当他站在讲台前演讲的画面显示在大屏幕上时,所有观众都觉得嘉宾仿佛就在眼前!为什么会有如此逼真的在场感?负责人告诉记者,本届书展特意在北京设置了线上分展场,嘉宾在北京的展场进行演讲,然后同步直播出来。比起略欠诚意的录播,这一形式显然更有仪式感了。

不过,打造“移动书展”也面临着很多现实困难。除了受到信号、技术等硬件因素影响,如何把书展的特色活动、精彩瞬间更好地梳理、捕捉、呈现出来,如何增强观众的观看黏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是摆在眼前的一道难题。主办方也在积极地寻找解决的对策:比如嘉宾和观众“云会面”时,邀请嘉宾就线上观众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增强场内场外的互动性;以及,如果明年还办“移动书展”,分展场的活动能不能也搬至“云上”,让书香盛宴真正成为“饕餮盛宴”?

江苏书展的“野心”还不止于此。7月27日,第十届江苏书展即将落幕,然而,实体书展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曲终人散”。主办方透露,下一步,江苏书展App将整合优质阅读分享活动的直播资源,进行常态化的集纳和更新,依托App打造“永不落幕的江苏书展”。这意味着,“10岁”的江苏书展踏上了新形式的阅读接力、精神传递的起点。

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于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