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英文名称 你听说过德国汉堡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吗?

2020-07-26知识11

德国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的学院院址 学院原址在巴特.埃姆斯,1958年迁至汉堡。1972年,联邦德国对军队训练进行改革,根据同类院校合并的原则,将参谋学院和国防学院并入联邦国防指挥学院,从而成了联邦德国一所综合性的高等军事学府。19世纪初期,拿破仑的法国军队采用了新的军事体制,使武装起来的法国农民成为欧洲武装力量的核心,这对当时腐朽的普鲁士军制和军事教育影响很大。1810年,终于在柏林成立了普军第一所培养高级参谋人员的军官学校,这也开创了世界先例。它的名称为:德国军事学院,第一任校长是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将军。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曾在该校任校长达12年(1818-1830年),并写出举世闻名的《战争论》。1859年,该校更名为军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停办,1935年恢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又被取消。1957年4月1日,在原军事学院、海军学院、空军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成建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任务是培养和轮训三军高级参谋人员和中级指挥官。德国有哪些著名的军校? 有:德国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德国陆军士官学校、慕尼黑联邦国防军大学…1、德国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蜚声全球。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曾在此担任过教官和12年之久的校长。该校培养出了许多世界著名的军事人物,德国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是德国培养和轮训三军高级参谋人员和中级指挥官的学校。其前身是高级军官学校,它于1810年创建于柏林,是世界上第一所培养参谋人员的学校。德国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属全军性院校,直属联邦国防部领导。学院为正师级,院长为少将军衔,在联邦国防军副总监察长领导下进行工作。学院的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师资队伍素质较高。联邦德国军队一贯注重军官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军官团精神,虽然二次世界大战后,但这种传统的影响却根深蒂固。因此,德军院校教育的过程中认识,学员的素质得益于教官的影响,教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质量。从这一点出发,指挥学院十分重视教官的选择。教官由军事教官和地方教师两部分组成。军事教官必须经过精心挑选,业务素质十分突出;地方教师则是经过正规教育的专业人才。这两点保证了教官队伍的基本素质。除此之外,所有的教官在上岗前必须还要经过德军专门的师资培训机构的培训。其次,注重。德国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的介绍 德国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是德国培养和轮训三军高级参谋人员和中级指挥官的学校。其前身是高级军官学校,它于1810年创建于柏林,是世界上第一所培养参谋人员的学校。它的第一任校长是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将军。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曾在该校任校长达12年(1818一1830年)之久。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曾在此担任过教官和12年之久的校长。德国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的军校的著名军事人物 担任该校教官和12年校长的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卡尔·冯·克劳塞维茨,1792年参加普鲁士军队。1795年晋升为军官。他自修了战略学、战术学和军事历史学。1803年毕业于柏林普通军校。1810年10月起任军官学校(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的最早前身)战略学和战术学教官。1813年起任俄普联合军团参谋长。1815年任普鲁士军队步兵军参谋长。1818年,克劳塞维茨到高级军官学校(指挥学院的前身)担任校长,并被提升为将军。在任校长期间,他研究了1566~1815年期间所发生过的130多次战争和征战,撰写了论述荷兰独立战争、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战争、路易十四战争、菲特烈二世战争、拿破仑战争、1812年卫国战争、1813年德意志解放战争等军事历史著作,并开始致力于《战争论》的著述工作。他深入仔细研究了大量战例,撰写了许多史论文章,还对自己亲身经历的战争经验进行整理。1830年他调离学院,此时《战争论》尚未完稿。1831年5月任驻波兰边境普鲁士军参谋长,当年去世。《战争论》由其遗孀玛丽整理出版。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提出交战、战局乃至战争的一些实施原则:最大限度地使用全部力量;集中尽可能多的兵力于主突方向;有效地利用既得战果。克劳塞维茨还揭示了精神。德国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的前身是哪所学校? 被誉为“德国将帅的摇篮”的德国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是德国培养和轮训三军 高级参谋人员和中级指挥官的学校。德国联邦国防指挥学院的前身是1810年创建于柏林的高级军官学校。

#军事历史#德国联邦国防军#汉堡大学#德国国防军#克劳塞维茨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