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越剧拜月记简介 荆钗记的简介

2020-07-26知识9

越剧拜月亭全剧王清 拜月亭》全称为《王瑞兰闺怨拜月亭》,元南戏剧目,施惠作。《永乐大典·戏文二十五》著录,《南词叙录·宋元旧编》作《蒋世隆拜月亭》,明人改本名名《幽闺记》。今存明容与堂李卓吾评本《幽闺记》;凌延喜刻朱墨本《幽闺怨佳人拜月亭记》;师俭堂刻陈眉公评本《幽闺记》;德寿堂刻罗懋登注《拜月亭记》;此外尚有汲古阁本《幽闺记》;清暖果室本、喜因轩本、《六十种曲》本等。《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影印明世德堂刊本、容与堂刊本。《汇纂元谱南曲九宫正始》收录《拜月亭》148曲,注云:“元传奇”。此外尚有关汉卿作《幽怨佳人拜月亭》杂剧。共四十出。你都知道中国有什么出名的四大什么吗? 还有四大天王,四大才子,四大发明,四大文房四宝,四大文化遗产,四大书法家,四大文明古国,四大美人,四大名著,四大才女等等。越剧的著名代表作有哪些? 越剧起源于浙北嵊州,上世纪30年代流行于上海,50年代后盛行于全国,唱腔表演身段舞台优美,流派纷呈,各流派有许多经典剧目,长演不衰,袁派的祥林嫂,西厢记,王徐派的红楼梦,追鱼,尹派的何文秀,盘妻,沙漠王子,傅派的情探,梁祝,范派的孔雀东南飞,梁祝,陆派的珍珠塔,劈山救母,金派的碧玉簪,盘夫,吕派的打金枝,三看御妹,张派的春草,貂婵,戚毕的血手印,玉堂春,王老虎抢亲,白蛇传,竺派的柳毅传书,莫愁女,各个剧团还有许多看家老戏如沉香扇,云中落绣鞋,拜月记,五女拜寿,红丝错,唐伯虎,等等,这些戏里有许流派风格鲜明的脍炙人口的唱段,流传盛广如我家有个小九妹,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官人好比天上月,听他一番心酸话,兴冲冲把花送,夕阳西沉风送凉等等,在武汉人人会哼唱越剧徐标新《拜月记》里的唱词 拜月记~(踏伞)~你不走'但怕贼乒来,早早赶路免遭害,小姐啊:你且把愁容抛,两足疼痛需忍耐,待我扶你慢慢行。我与你生死在一块,你看前面到了关门前,你母女相逢我也好交代,到那时,你娘也喜儿也爱,学生的心中也喜满怀。中国主要戏曲的代表作 京剧:《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挑华(滑)车》、《打金枝》、《拾玉镯》、《三击掌》、《六月雪》、《四进士》、《搜孤救孤》、《秦香莲》、《打严嵩》、《挡马》、《金玉奴》、《樊江关》、《野猪林》、《八大锤》、《空城计》、《霸王别姬》昆曲: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等。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川剧:传统剧目有“五袍”(《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绿袍记》)、“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还有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琵琶记》、《金印记》、《红梅记》、《投笔记》),不少为其他剧种失传的剧目。1949年后,经过整理,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川剧剧目,如《柳荫记》、《玉簪记》、《彩楼记》等。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王老虎抢亲》、《五女拜寿》、《红楼梦》、《西厢记》、《何。温州越剧团的剧团简介 温州越剧团,也称“温州市越剧团”。始建于1951年,是越剧界颇有影响的浙江省一级剧团。历代曾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员和编创人员。至2003年底剧团有国家一级艺术人员8人;二级13人;中级艺术人员20余人。建团50多年来,创作、改编、移植《蛟龙扇》、《啼笑因缘》、《浮生恨》、《天要下雨娘要嫁》、《汉宫怨》、《丽人劫》、《寒江雪》、《斩经堂》、《拜月记》、《荆钗记》,《白兔记》等二百余部保留剧目。在全国及省、市各类汇演中共获一百余项奖。其中有十多部优秀剧目分别录制成录像,唱片、录音磁带、光盘在国内外发行。1995年还出访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等国进行文化交流。尤其从1997年以来,连续成功地创作了越剧新编南戏《荆钗记》和《白兔记》两部精品剧目,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黄依群简介?黄依群,女,1967年出生于浙江桐乡市,硕士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国家一级演员、导演。黄依群是越剧吕派花旦主要传承人之一,同时兼唱各流派花旦。。荆钗记的简介 荆钗记,南戏剧本,作者不详,一说是元人柯丹邱所著,王国维却考定作者为明太祖第十七子宁王朱权。《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琵琶记》号称五大传奇。《荆钗记》全剧四十八出,叙述王十朋、钱玉莲的故事,内容丰富,但结构及描写不佳。钱玉莲拒绝巨富孙汝权的求婚,宁肯嫁给以“荆钗”为聘的温州穷书生王十朋。后来王十朋中了状元,因拒绝万俟丞相逼婚,被派往荒僻的地方任职。孙汝权暗自更改王十朋的家书为“休书”,哄骗玉莲上当﹔钱玉莲的后母也逼她改嫁,玉莲不从,投河自尽,幸遇救。经过种种曲折,王、钱二人终于团圆。徐渭的《南词叙录》说,《王十朋荆钗记》有两个版本,一本是宋元间无名氏,王十朋是南宋温州乐清县人,字龟龄,号梅溪,官至龙图阁学士。《荆钗记》借用了他的名字,剧中情节却与他的生平事迹不符。《瓯江逸志》说是权臣由于受到王十朋弹劾,便指使门客写了这个剧本诬蔑他。另一说,钱玉莲本娼家女子,在王十朋中状元后遭到抛弃,愤而投江。在现存《荆钗记》中,王十朋是被肯定的人物。另一是明初李景云作。千古名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即出自其手。《荆钗记》虽是用了他的名字,但。黄依群的演员生涯 黄依群是越剧吕(瑞英)派花旦主要传承人之一,与孙智君,陈辉玲,吴素英,张咏梅并称“吕门五凤”,浙江越剧小百花“十姐妹”之一。同时兼唱各流派花旦。在越剧的基础上涉足影视歌坛,在各方面都取得一定成绩。1980年考入浙江艺术学校越剧演员班工花旦,主攻吕派和金(采风)派。刻苦努力,成绩突出,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1986年毕业,进入鼎盛时期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成为继浙百“五朵金花”之后的又一金字招牌。先后随团参加了中国首届艺术节的演出,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的闭幕式晚会”,中央电视台的“综艺大观”节目,中国第四届戏剧节,中国首届小百花越剧节,中国西湖博览会,中国云南世界博览会,99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09年吕派专场等演出,随团出访过美国,法国,比利时,德国,荷兰,新加坡,日本,泰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好评如潮。主要代表作:越剧舞台剧《陈三两》(饰陈三两),《琵琶记》(饰牛素玉),《南唐遗事》(饰小周后)。在下列剧目中担任重要角色:《陆游与唐琬》中的李盼盼、《碧玉簪》中的李秀英、《双珠凤》中的秋华,《五女拜寿》中的翠云与杨双桃、《啼笑因缘》中的沈凤喜,《红丝。

#黄依群#上海越剧#荆钗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