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两种方法下的营业利润差异

2020-07-17知识5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下净利润 1、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生产成本被计入产品成本,并要在存货和销货之间进行分配,使一部分固定生产成本被期末存货吸收递延到下期,另一部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销货成本被计入当期损益表。2、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生产成本被作为期间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表,不可能转化为存货成本或销货成本。3、如果企业有期初存货并采用先进先出法结转存货成本(以后的例题中不加说明均如此),在当期销售量大于或等于期初存货量时,两种成本法下企业本期销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通用公式为:4、本期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销售量-期初存货量)×本期单位产品成本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量+本期生产量-本期销售量)×本期单位产品成本=期末存货量×本期单位产品成本扩展资料: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要求会计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信息资料,以作为对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的依据,传统的全部成本核算法无法适应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经济。第二世界大战后,对会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变动成本法开始在西方企业诞生,时至今日,普及地应用于西方企业的内部管理。变动成本法是将一定时期所发生的成本按照其成本性态将生产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即分为变动营业利润与利润总额的区别,利润都有哪些分法! 营业利润2113与利润总额的区别:定义不同、5261计算公式不同、主4102要来源不同一、定义不同1、营业利润:是1653企业在其全部销售业务中实现的利润,又称营业利润、经营利润,它包含主营业务利润。2、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亏损总额”的对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最终财务成果。二、计算公式不同1、营业利润:销售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增值税-税金及附加-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2、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三、主要来源不同1、营业利润:销售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销售利润主要由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净收益构成。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是要来自营业正常的经营活动;所谓投资收益就是把钱投给别人来帮自己收益,如投资证券、办厂分红等;营业外收支净额也可能企业带来收益.利润分割法是指将企业与其关联方的合并利润或者亏损在各方之间采用合理标准进行分配的方法。应用利润分割法一般应进行贡献分析或残值分析。优势利润分割法营业利润率和净利润率有什么不同? 营业利润率是指企2113业的营业利5261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率的指4102标,反映1653了在考虑营业成本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通过经营获取利润的能力。净利润率又称销售净利率,是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扣除所有成本、费用和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率,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率。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a.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b.营业成本=主要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c.期间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也就是说:净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所得税费用拓展营业利润率是企业付清一切帐项后剩下的金额称为利润。在会计学上,利润可分为毛利润(销货额与已销货物成本之间的差额)、营业利润(毛利润与营业费用之间的差额)以及净利润(营业利润与所得税之间的差额)。营业利润率是指经营所得的营业利润占销货净额的百分比,或占投入资本额的百分比。这种百分比能综合反映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的营业效率。营业利润率在各个行业以及同一行业的各个企业之间差异很大,并且如果一个小超市,每天营业额在7000-8000左右,一个月下来利润多少? 如果一个小超市,平均每天能做到7000-8000左右的营业额,毛利点一般可以做到20%以上;这样,就算取这个超市营业额中间值的7500,每天也能从中获取到1500元的毛利润,一个月下来的毛利润就是45000元。但是,这个每月可以获取到的45000元利润,仅仅是在不包括超市开支下的毛利润,要想知道在一个月下来到底能够获得多少的纯利润,还必须弄清楚和减去这个小超市在一个月中的总开支。从目前超市经营的大环境下来看,要想平均每天做到七到八千的营业额的小超市面积,最少是在100平以上;首先,这个超市的门面租金可能最少需要10000元;第二,要想把一个面积100平,日营业额七、八千的小超市经营好,可能最少需要请4个员工来帮忙打理,这样,就算给4个员工每月开出3000元的工资,这个小超市每月的员工工资开支就是12000元;第三,这个100平小超市的水电杂费可能最少也需要1500元。很明显,这个小超市每月生成的总开支就是23500元。所以,这个平均每天可以做到7000-8000营业额的小超市,在每月能获得45000元的毛利润后,既使除去所有成本和开支费用的23500元后,一个月下来还可以获得21500元的纯利润。我认为,象这种收入的小超市,还真是值得拥有,因为在目前整体的超市营收中它完全两种成本法计算方法有何不同 如何评价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由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方法不同,导致二者存在以下一系列差异:(一)理论依据不同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固定制造费用与特定会计期间相联系,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经营期的长短成比例,并随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其效益不应递延到下一个会计期间,而应在其发生的当期,全额列入损益表,作为该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而传统的完全成本法则强调成本补偿的一致性,其理论依据是:固定制造费用发生在生产领域,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其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的支出并无区别,应当将其作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二)应用前提与成本构成的内容不同变动成本法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对产品成本按其与产量变动间的线性关系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并进行粗略估计。其中,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而完全成本法将成本按其用途分成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两大类。其中,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非生产成本包括销售和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三)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由于请问营业利润和销售利润是不是一回事?有区别吗?请说明计算公式 看书上说: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净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资产减值损失 我在网上搜的解释是:营业利润=主营业务不同期间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的营业利润差额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零。 变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确定损益的方法,而完全成本法是传统的财务会计确定损益的方法。两种方法在成本和损益确定上均有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应用的前提造成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计算的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成本的归集取向。完全成本法,是按准则要求编制报税用的,按完全成本归集产品料工费和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431376663期间费用,最后是“以存计耗”(所有成本最后全部凝结在存货项目上)用期末数减期初数倒挤出本期存货成本;利润=收入-实际销售的存货成本-期间费用 等同于 利润=毛利-期间费用;而变动成本法把所有成本费用一并分为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了;于是利润=收入-总变动成本-总固定成本 等同于 利润=贡献毛益-固定成本。两个差的部分就在于未销售出去存货凝结的固定成本上面,两个表的利润差额都是单位固定制造费用乘期末存货数。扩展资料:完全成本法缺点1、不利于成本管理由于完全成本法将固定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给成本管理带来了问题:一是固定制造费用的分配增加了成本的计算工作量,影响成本计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二是产品成本中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划分,使成本控制工作变得复杂。2、不利于企业的短期决策因为在产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不变时,其利润的变化理应同销售量的变化同向。但是按完全成本法计算,利润的多少和销售量的增减不能保持相应的比例,因而不易被人们理解,不利于短期决策、不同期间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的营业利润差额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零。 B正确因为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成本计入期间成本,而吸收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计入单个产品,只要期初存货和期末存货不想等,就会出现两种成本法的差异吸收成本法利润-变动成本法利润=期初期末变动存货数量*固定制造费用OAR营业利润和净利润有什么差别? 营业2113利润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5261中所产生的利润。其4102内容为主营业务利润1653和其他业务利润扣除期间费用之后的余额。净利润(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1、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营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拓展资料:营业利润、利润总额与净利润的关系

#存货成本#营业利润#成本法#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