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苏联诗人帕斯捷尔纳克的诗《邂逅》 《邂逅》[俄]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会有一天,飞雪落满了道路,盖白了倾斜的屋檐,我正想出门松松脚—是你,突然站在门前。你独自一人,穿着秋大衣,没戴帽子,也没穿长筒靴,你抑制着内心的激动,嘴里咀嚼着潮湿的雪。树木和栅栏,消逝在远远的迷雾中,你一个人披着雪,站在角落里一动不动。雪水从头巾上流下,滚向袖口缓慢地滴落,点点晶莹的雪粉,在你那秀发上闪烁。那一绺秀发的柔光,映亮了:你的面庞,你的头巾和身躯,还有这件薄薄的棉衣裳。雪在睫毛上溶化了,你的眼里充满忧郁,你的整个身形匀称和谐,仿佛是一块整玉雕琢。这好像是我那被带走的心灵,好像被镀锑的钢刀深深地划下了血痕。你那美丽的面容,将在我的心中永驻,因此,我不再过问人世间的残酷。啊,陶醉于这些回忆,只觉得这雪夜重影闪闪,在我们两人的中间,我划不开分界线。当我们已经离去人世,那些年的事犹自遭人诽谤,没有人会去寻问:我们是谁,又来自何方?扩展资料:1、帕斯捷尔纳克是一个在主流意识形态之下坚持个性写作的作家,其精神的独立性首先表现在创作的主题上。早在20世纪20年代,帕斯捷尔纳克的诗作就蛮声诗坛,但由于他的诗歌多以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为描摹对象。
安魂曲的诗歌赏析 这首由十四首小诗组成的抒情长诗,是女诗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苏联诗歌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之一。顾名思义,这首长诗是在未曾平反的岁月里为悼念那些在30年代肃反扩大化中被冤屈而死的所有无辜者,其思想意义和社会作用已无须多费笔墨,诗的字里行间已尽述其详。值得反复探究的是诗篇悲剧美学力量何以能如此深入读者的灵府深处,难道仅仅是因为女诗人本人是受害者和受害者的母亲,仅仅因为她自己经历过那“整整十七个月”的生死悬心的煎熬吗?不,不尽然如此。并不是所有的死亡和哀痛声,所有的愤怒和抗议声都能转化为感人的诗篇的,它们仅止于诗歌熔炉里的材料而已,诗毕竟是充满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从矿石到光芒四射的艺术结晶,还有一个精到而复杂、高超而不平凡的冶炼过程。那么,阿赫玛托娃是如]何来熔裁这悲怆岁月的体验的?笔者以为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值得读者留心玩味。首先是作家创造主体精神风貌上的特殊身份问题。阿赫玛托娃本人在诗篇中固然以一名受迫害的妇女和一名爱子受难的母亲的身份出现,但作为抒情主人公却又并不仅止于此,她在好几个地方显然是把这一场灾难担之于肩,承之于心,大有灾难汇集于一身之感,她甚至拿自己比附于儿子受难的。
在山的那边中,想望的意思,急求!! 差不多是思绪里的想念吧,还有有隐秘什么词的解析你去《在山的那边》吧http://baike.baidu.com/link?url=yfKIKL4nf3VphwPt3JMlgxrrkt_4swYVAtl4AGXPmhbsnPSb1vbyzdnwtXcGd33z#3在诗词赏析里。【部分参考】作者简介王家新,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教授。1957年生于湖北省丹江口市。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开始发表诗作。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3年参加诗刊组织的青春诗会。1984年写出组诗《中国画》《长江组诗》,广受关注。1985年借调北京《诗刊》从事编辑工作,出版诗集《告别》《纪念》。1986年始诗风有所转变,更为凝重,告别青春写作。1992年赴英作访问学者,1994年回国,后调入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任副教授。2006年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聘为教授,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性诗人。编辑本段诗词内容作者:王家新(一)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妈妈,那个海呢?(二)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