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五斗米教 汉中 三国演义中五斗米道张鲁割据汉中,然而还是没逃过被吞并的命运,请问他是被何人吞并的?

2021-04-07知识2

为什么叫“五斗米教”? 五斗米教(天师bai道)是道教早期的du重要zhi流派。关于它的起源,学dao术界有两专种观点:传统认为,五斗米教是属张陵于公元126-144年(东汉顺帝时)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但当代学者任继愈主编的《中国道教史》和樊光春先生著的《陕西道教2000年》则认为,五斗米教实际上由张修在公元184年(东汉灵帝中平元年)之前创立于汉中。据《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概述张角、张修的学说时说:“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雒曜。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或其不愈者,则为不信道。修法略与角同,加施静室,使病人处其中思过。又使人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为奸令。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故号曰五斗米师。

请问五斗米教任务是什么?? 技力上限+100

张鲁割据汉中后的五斗米道,教阶制度是怎么样的? 张鲁割据汉中后,“因其民信行修业,遂增饰之。教使作义舍,以米肉置其中以止行人;又教使自隐,有小过者,当治道百步,则罪除;又依月令,春夏禁杀;又禁酒。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张鲁对五斗米道的“增饰”,不仅这些,《三国志·魏书·张鲁传》又有:“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诸祭酒皆作义舍,如今之亭传,又置义米肉,悬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从这段史料中可以看出,张鲁在汉中旧有的米道教团基础上,重整了教阶制度,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权组织形式;设置义舍,救济安置流民;用宗教手段去鄙俗,禁杀戒,推行教化。这样,在汉末战乱不息的岁月中,巴、汉一带借助五斗米道的教势,形成一个局部安定的社会环境达30年之久,这是张修、张鲁对历史作出的贡献。

#五斗米教的创始人#五斗米教是谁创建的#五斗米教的创始人是谁#五斗米教 汉中#五斗米教是谁创立的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