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7月26日电(记者 孙若男 赵欣莹 辛闻) 作为“中国桑蚕之乡”,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养蚕农户近1万户,占总农户的22%。2019年全县蚕桑产业总产值达16亿元,其中农民蚕桑产业综合收入4亿元,池河镇新兴村村民刘小兰就是养蚕大军中的一员。
图为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养蚕大户刘小兰。孙若男 摄
十年如一日坚守蚕桑产业,刘小兰从没有桑园到30多亩优质桑园,从年养蚕几张蚕到现在年养三四十张蚕,这背后是她难以想象的勤劳与付出。刘小兰还建立了小蚕共育点,创办了家庭农场,并为池河、城关、后柳三个镇的210余户蚕农共育小蚕1300余张,她也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养蚕大户。
她积极鼓励村民发展蚕桑产业,经常走在田地间给村民讲解养蚕知识,传授养殖方法,如何采桑叶、喂蚕料、护蚕茧,她耐心细致地予以指导。为了让一没技术二没本钱的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现状,她多次上门为贫困群众宣传蚕桑优惠政策,督促他们抢抓机遇。
图为刘小兰家的蚕。孙若男 摄
由于小蚕孵育技术要求高,养好小蚕是确保收成的关键。她免费为新兴村贫困户共育小蚕到三龄后,蚕农们按照事先在她那预定的蚕种张数领回家,十多天后便可上簇卖茧见效益,期间她全程指导他们对蚕室进行消毒和预防、管理好桑园。通过小蚕共育模式,实现了蚕茧优质高产,为蚕农规避了染病风险,缩短了养蚕时间,蚕农每养一张蚕可实现增收1500元到2000元左右。
刘小兰告诉记者,为鼓励居民依靠多养蚕增收,县上会采取保护价收购,这样能够提高养蚕户的收入,增加他们的信心。“如果价格不好,就采取保护价,如果价格好了,就按市场价收购,这样给养蚕胡吃了一颗定心丸,”刘小兰说。
不仅自身谋发展,刘小兰还带动其他群众,目前村上共有114户养蚕。孙若男 摄
不仅自身谋发展,刘小兰还带动其他群众,目前村上共有114户养蚕。她说道,养蚕的投资相对比较少,见效快且周期短,这个收入也比种庄稼要好一点,去年她的收入高达十几万。
如今,石泉县正充分利用蚕桑产业“短、平、快”的特点和产业基础坚实、技术普及率高、广泛适应农户等优势,把蚕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支持建档立卡户长期稳步增收。
据悉,2014年以来全县有3460户贫困农户从事兴桑养蚕,其中2118户通过养蚕已脱贫致富。2019年全县贫困户养蚕5596张,蚕茧收入790万元,户均蚕茧收入8458元。
(编辑:党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