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托尼·莫里森生平简介是怎样的? 《秀拉》托尼 莫里森

2020-07-26知识19

谁有托尼莫里森的作品《最蓝的眼睛》,中英文都行! 《最蓝的眼睛》,作者:(美)托妮·莫瑞森著,陈苏东,胡允桓译,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孔夫子旧书网有售。书评:作为莫瑞森的第一部长篇,《最蓝的眼睛》在思想深度上。请问有没有托尼·莫里森的《秀拉》原文,在那本书里啊?找了N久找 不到,不应该啊,大家帮帮忙哈 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最蓝的眼睛:托妮·莫瑞森小说选》中收录了。托尼·莫里森生平简介是怎样的? 托尼·莫里森简介:姓名:托尼·莫里森;出生年代:1931年;职称:作家;国家:美国;个人情况:莫里森于1931年2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附近的罗伦镇,原名琪洛·沃尔德。莫里森12岁便开始打工,同时顽强地坚持学习,1949年终于进入华盛顿专为黑人设立的霍华德大学。1953年大学毕业后,莫里森进入康奈尔大学深造,研究福克纳和吴尔夫的小说,于1955年获文学硕士学位。此后她先后在南德克萨斯大学和霍华德大学教书。她与建筑师哈罗德·莫里森结婚,并开始试笔写作。1964年与丈夫离婚后,莫里森离开霍华德大学,到纽约兰登出版公司当编辑。1976年后又担任教职,曾在耶鲁大学、巴德学院教授黑人文学和小说创作,现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她的作品在1970年后陆续发表。她的第一部作品《最蓝的眼睛》的发表,为她赢得了“当代美国黑人社会文学观察家”的称号。1973年,她推出了第二部小说《秀拉》。后又有《所罗门之歌》(曾获得过美国图书评论奖)、《沥青娃娃》、《宠儿》(获得过普利策奖),《爵士乐》。1993年,由于她“在小说中以丰富的想像力和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使美国现实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充满活力”,莫里森获诺贝尔文学奖。秀拉的内容简介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秀拉》,以黑人秀拉的成长为主线,描摹了美国黑人社区“底层”的生活图景。故事设置在一战后至美国民权运动兴起之时,塑造了一位敢于挑战社会习俗的黑人女性形象。《秀拉》的各章故事情节,是以“生—死”为主线串联起来的:“底层”社区面临被拆毁的命运、退伍军人夏德拉克创立“全国自杀节”、奈尔去参加曾外婆的葬礼、秀拉的外婆夏娃烧死儿子、秀拉失手将黑人小孩甩入水中溺死、秀拉母亲汉娜自焚身亡、秀拉出走和其梦想的破灭、归来的秀拉遭到“底层”黑人的排斥、秀拉去世、黑人群众在隧道塌方事故中丧生、奈尔在墓地缅怀秀拉。托妮·莫里森的主要作品 莫里森的主要成就在于她的长篇小说。自1970年起,她一共发表了十部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1970)《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1977)《秀拉》(Sula,1973)《柏油娃娃》(Tar Baby,1981)《宠儿》(Beloved,1987)《爵士乐》(Jazz,1992)《天堂》(Paradise,1999)《爱》(Love,2003)《恩惠》(A Mercy,2008)《家园》(Home,2012)这些作品均以美国的黑人生活为主要内容,笔触细腻,人物、语言及故事情节生动逼真,想象力丰富。2012年5月8日,81岁高龄的托尼莫里森又出版了新作《家园》。《家园》则讲述了一个赴朝鲜战场的美国老兵自我救赎的故事。

#秀拉#文学#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诺贝尔奖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