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元朝末年兵力 徐达为何能以25万兵力灭掉强大的元朝?

2020-07-26知识9

元朝末期蒙古军的战斗力真得下降很多吗? 元朝末期蒙古军队战斗力直线下降,具体原因和当时的情况我们一起分析一番。元朝的蒙古人,是不折不扣的战争狂人。他们把南宋攻占下来之后,还不消停。接着,他们的战火又烧到了现今的东南亚、波兰和匈牙利。至于和平,他们没有概念,治理国家,那也不是他们的强项。他们只是善于征服。很多蒙古的官员,根本不会汉语。当然,忽必烈除外,他是非常喜欢汉族文化的,他的辅佐大臣耶律楚材也是这样。所以,忽必烈时期,中原地区得到了发展。但是,中原的富饶,却慢慢地让蒙古人失去了野性。南宋人缺乏野性,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太富了。蒙古人占了天下,财宝、美女一大把,他们的野性,也慢慢地消失了。元朝的那些皇子皇孙们,从小就享受着安逸奢侈的生活,自然就丧失了斗志。而且,这种奢侈之风,在整个蒙古人中传播。偌大的元朝,一下子全被金钱美女腐蚀了,速度之快,令人惊讶。话说这个马背上的民族,一代之后,很多人竟然骑不上马。更多的蒙古人,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别的,一概不管。蒙古人还不停地印刷货币,制造通货膨胀,老百姓好容易攒下的钱,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废纸。这一点,让善于积蓄的中原老百姓更加气愤了。为了获得更多的钱,蒙古人发明了一种特殊的税收。元朝末年历史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而蒙古帝国依然存在。1368年,享国运不足百年的元朝被朱元璋领导的起义推翻了,与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不同,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这得归功于从成吉思汗开始的近似于疯狂的扩张,使得蒙古帝国幅员辽阔,汗国、部落林立,而元朝的版图只算蒙古帝国的一部分,元朝的皇帝又是蒙古帝国的大汗,对于蒙古各大汗国和部落享有宗主权。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而蒙古帝国依然存在。残元政权的灭亡1368年,享国运不足百年的元朝被朱元璋领导的起义推翻了,与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不同,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这得归功。中国历史北伐少有成功,徐达为何能以25万兵力灭掉强大的元朝? 朱元璋自起义以来,灭掉了陈友谅、张士诚和浙东的方国珍,统一了江南之后,决定率军北伐暴元。朱元璋是个军事天才,在北伐出征之前,对北伐的战略部署和进军路线作了很多。中国历史北伐少有成功,徐达为何能以25万兵力灭掉强大的元朝? 公元1366年底,腐朽的元朝政权在红巾军持续沉重的打击下,已经摇摇欲坠了,加上元廷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值此危亡之际,却不思振作、团结,依旧是内耗不止,曾经横扫欧亚的大元早已衰弱不堪、日趋瓦解了。《明史》载: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10月,朱元璋遣徐达、常遇春率25万大军北伐。明军誓师出发前,朱元璋亲自制订了 一套很完备的北伐征战计划:先攻取山东,强拆拱卫元大都(北京)的屏障;然后挥师中原,斩断其羽翼;占领河南后迅速挥师西进,一举攻占潼关,等于一把掐住了元廷的咽喉。如此一来,天下形势将尽数握于手中,最后集中力量进攻大都,元军势穷力孤,定可毕其功于一役。朱元璋再三申明行军纪律,又发布了北伐讨元檄文,提出了\"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徐达率大军北伐,基本都是按朱元璋事先制定的计划具体实施的。1367年11月,徐达率军抵达山东境内,苦战3个月后,基本平定了山东全境。随后,兵分两路,又顺利攻取河南。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西占领潼关。到1368年4月间,元大都已成孤城,北伐大军合围大都的战略目标已告完成。就在徐达率领的北伐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中原、直逼大都之时,元军主力却成了皇位之争的工具。元朝有多少军队 元朝国土面积:2122.74万平方公里 在北方,北到北冰洋;西起今 额尔齐斯河;东至鄂霍次克海。在东部,拥有朝鲜半岛东北部。在西南,包 括今克什米尔地区以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锡金等地,今缅甸东北部和 泰国北部.(包括现在的蒙古、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越南北部、伊朗东部。忽必烈曾打到多瑙河)。成吉思汗与蒙古诸王的西征给中亚、西亚和欧洲人留下了难以消除的恐惧,但西征的动因来自蒙古族本身,与宋、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状况毫无关 系,而且西征大多发生在这些政权被灭之前。西夏和金分别亡于1227年和1234年,此前的1213年蒙古哲别灭西辽,1219年成吉思汗发动第一次西征,1221年又有哲 别和速不台的西征。1235年蒙古军开始攻宋,同年拔都出兵西征,1253年又有旭 烈兀的西征,1254年蒙古军灭大理,同年征服了吐蕃。到1279年南宋残余势力最 终被消灭时,西征早已结束,庞大的大蒙古帝国已经分裂。在蒙古的军事征伐中 固然利用了女真、党项、契丹和汉等族的的人力和物力,但这些都是被俘虏和掠 夺的结果。同样,在灭西夏、金、大理、南宋的过程中,也有大批来自中西亚和 欧洲的人员被充当将士、炮手、工匠和官吏。西夏和金灭后,境内。徐达为何能以25万兵力灭掉强大的元朝? 首先此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1、北伐中原的并非徐达一人;2、明军并未灭掉元朝,而是将其赶出中原;3、元朝强大,但元大都势单力孤。因此该问题问的可能是明军何以北伐成功。元失其鹿朱元璋的北伐檄文中写道元朝入主中原“此岂人力,实乃天授”。明军北伐何尝不是如此呢?虽然有一些天命论,但历史往往就是这样难以捉摸,当“天选之人”出现时往往“一唱雄鸡天下白”。成吉思汗、忽必烈是这样,朱元璋同样也是这样。无论是阿里不哥还是陈友谅,老天告诉他们“不服,忍着。中国王权政治运行的规律早已昭然若揭,在《左传》中就提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因此,问答里很多的问题也可以此来回答,例如“把朱元璋换到崇祯的时候,明还会亡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没有人能够逆天改命。那么在王朝鼎革的时候,双方是如何应对的呢?明军势如破竹徐达、常遇春、冯胜等人的能力自是不消多说了,诸将配合徐达部作战,使得北伐非常顺利。如打河南时,征南将军邓愈由襄阳进军,攻克南阳,完成对河南元军的合围。因此,北伐军不止25万。朱元璋的北伐战略非常清晰:先取山东,撤其屏障。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关中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南宋兵力衰弱,但南宋在元朝建国八年后才灭亡,是元朝太弱吗? 诚邀,如题。元朝建立于1271年,南宋灭亡于1279年,那么为何已经衰弱的南宋还能支持长达8年之久呢?小编觉得,原因在于元军没有啃下长江重镇—襄阳史料记载,1271年元朝建立到1273年襄阳陷落,元朝与南宋在襄阳进了残酷的攻防战。元军为了拿下襄阳,短短一年就集结了10万部队;南宋方面吕文德的部队虽然人少,但是战斗力强大。尤其是吕文德在襄阳地区摸索了十多年,凭借地利和坚固的城市,元军攻势虽猛,短时间却也无可奈何。后元军采取稳扎稳打的方法,步步蚕食襄阳外围阵地,使得襄阳变成了一座孤城。1273年,襄阳陷落。值得注意的是,忽必烈攻打襄阳的同时,元军对四川也完成了包抄,吞食。而早在二十年前,蒙古就灭了大理,此时元朝已经完成了对南宋的三路包抄,成吉思汗大迂回战略已经完成,宋朝已无回天之力,1379年,南宋灭亡。以上就是元灭南宋的大致经过,如有出入还请斧正为什么清朝调兵最多几万,而不像明朝一调军队就是几十万? 首先,清朝常备军总兵力长期维持在60万至80万人,只相当于明朝鼎盛时期200万左右的三分之一左右,基数小决定了清军每次调兵规模都不可能太大。其次,明朝之所以保持庞大兵力,一个重要原因是北方边境防御需要驻守重兵集团(九边总兵力长年维持在40万至60万,正统年间甚至超过百万),到了帝国中后期北方边患、东南沿海倭寇蜂起,明军不维持一支规模惊人的常备军也不行啊。而清朝皇室坚持“满蒙联姻”,中前期除了东北沙俄哥萨克入侵和准噶尔捣乱外,自古以来困扰中原王朝的边患基本得以消除,外敌从海上入侵则要等到19世纪了。具体到沙俄哥萨克入侵和准噶尔部来袭,这些对手虽然装备比较精良但兵力都不算多—俄军只有千人规模,小股窜犯时甚至当地少数民族部落就能将其击退。准噶尔部与清廷康雍乾祖孙3代皇帝斗了80年,换了好几个大汗,也经历了由盛至衰的过程,但其最强大的时候能抽调出来与清军作战的也只有区区几万人马。也就是说,对手兵力相对弱小让清朝没必要为了打一场仗而调动天下兵马。最后就是经济问题—明朝遍封朱姓宗室,到了中后期为养活这群人数不下百万之众的寄生虫集团,国库就已经入不敷出了,更别提还有各地藩王拼命兼并土地、榨取民脂民膏,万历皇帝小儿子。

#蒙古军队#宋朝#明朝#朱元璋#元朝历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