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印通小学戚老师

2020-07-17知识11

中小学教师评职称的方法合理吗?为什么?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已经实施多年,合理不合理,众口难调,肯定有不合理之处,网上也时常看到很多教师吐槽职称评定不合理的帖子。作为教师,我也饱受职称评定之苦。仔细想想,职称评定制度的不合理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指标化的设定不合理。现在很多教师都具备了评定职称所需要的条件,但是,一所学校的高级或者中级职称人数是有一定比例的,达到了这个比例,一个指标都没有,你个人条件再好,又能怎么样呢?需得等到有老教师退休空出指标才行,或者想方设法调到其他有指标的学校,但有指标的学校人家的老师也不傻,谁愿意出来?难度太大。2.除了基本的评定条件之外,地方或者各单位自己设定的条件太多,增加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很多单位教师的业绩条件都差不多,怎么办?一些单位就会出台一些本校评选的条件。这些条件弹性很大,可能一年一换,可能为了某个特殊的人定制,这公平吗?况且很多条件的取得都存在着暗箱操作,比如你想要去市里讲优质课,机会谁给你?你想被评为先进,谁给你机会?3.职称和工资完全挂钩,不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虽然教师有所谓的绩效工资,但很多学校绩效实也是按职称来发的;每次调整工资也都按职称来,职称高的和低的差距越来越大。31岁的县城小学男教师,月薪3900该辞职吗?你怎么看? 辞不辞职,要看题主你自己怎么想。年龄、地域什么的,都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何况,论年龄,你才31岁—我已经年过四十,但仍时不时萌生辞职的念头—31岁,真的好年轻啊!如果你愿意有较强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思想上愿意不断接受挑战,愿意去接触和学习更广阔的领域,那辞职无疑可以让你的生命更加厚重多彩,也可能会有更好的机遇,至于待遇,最起码私立不会比公立少;如果发展的好,进军别的领域也不是不可能。如果你觉得教师这样的待遇太低,只要你有足够的实力,那就毫不犹豫地辞职吧,这个时代已经开始为有本事的人提供越来越好的平台。如果你无法忍受公立学校的制度缺陷和文化氛围,也可以辞职。总之,不管你选择什么,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选择了坚守体制,你就要习惯单位的文化氛围,忍受领导的官僚主义,甘心承受它的制约,甘心于平淡的一眼看到头的生活;同样,你一般般地混混日子,也没有人能把你怎么样。选择了辞职,你在面对更多可能、取得更多收获的同时,也必定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和压力,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世间,没有一条道路是坦途。你是跟随众人,还是听从内心,都各有各的累,也各有各的好。但是,不管你怎么选,都不要后悔,只管走下去教师职称与工资挂钩合理吗? 教师职称与工资挂钩,制度设计的初衷是好的,意图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荣誉感和竞争意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也衍生出了很多问题和矛盾,又表现出诸多不合理之处。亟需改革。1.职称并不能完全反映教师的工作量和业绩,而不同职称之间工资差别过大,造成教师劳动与工资收入的不对等、不公平,伤害了很多一线低职称教师的工作热情。举例来说,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中小学二级教师,和一个四五十岁的高级教师之间的工资相差将近一倍(算上绩效等各项收入,也是按职称来分配)。一些高级职称教师晋升了职称之后,认为职称捞到了手,就开始懈怠,一些年龄稍大的教师则千方百计找领导、要求减少工作量。小编原来所在的一些单位,一些晋升了职称的教师甚至课都不再教了,只在学校打打杂。而职称低的年轻教师,则承担着教学一线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一个人的工作量甚至能抵得上老教师两三个,而工资却比他们低一大截。青年教师要成家立业,急需花钱,活干得多,工资却最低,时间长林,往往会伤害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造成青年教师的流失。2.职称晋升难,指标少,教师工资难以得到实质性提高。比如我所在的学校,按照职称评定的标准来看是在市里小学当普通老师好,还是在镇上教育办公室当办事员好 这要依据个人的价值观来选择。在市里小学当普通老师工作比较辛苦一点,工资也没有在镇上教育办公室当办事员好,不过市里小学当普通老师可以培养很多孩子,需要有吃苦耐劳的性格。在镇上教育办公室当办事员好工资比较好,工作也比较稳定和安逸。托管班里的托管老师是如何检查学生作业的? 我所在的地方是县城。这里,公立学校大多不接受学生住宿,所以,大的公立学校周围,有很多托管班,人们称之为“学生公寓”。这些学生公寓,有一部分是学校周边的社会人员办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学校老师办的,但是近年县里有查教师办班的,所以大多以他人的名义来办。托管班大多管学生的一日三餐和住宿。现在,托管班的竞争也很激烈,为了争夺生源、让家长满意,几乎所有的托管班都会提供辅导和检查学生作业的服务,当然,价钱也会贵一些。一般在晚饭后,托管班负责人会组织学生开始做当天的作业。做的过程中大多会有老师进行辅导、解答疑问,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指出错误,并代替家长签字。小学的知识比较简单,办班的老师一个人就能应对;社会机构往往会请老师来帮忙,付给酬金。初中各科知识专业性较强,往往会几个老师进行合作,或者请一些学科的教师帮忙。高中绝大多数学生都住校,基本上不存在托管班。私立学校教师为什么不用评职称? 并不是私立学校教师不用评职称,而是职称对私立学校老师来说没有多大用处。职称在公立学校非常重要,因为职称完全决定了一位教师工资的高低,唯职称已经给公立教师和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亟需改革。私立学校走的是市场化路子,有自己独特的工资制度。为了最大化地体现公平、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私立学校的工资结构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基本工资。各校数量不一,大约占教师工资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也依据教龄、业绩分为两到三个档次。基本工资有的学校会和职称挂钩,但差别不大;有大多私立学校则完全不看职称。2.课时工资。根据各学科教学特点和课时量的不同,测算出每月课时工资量。每节课几十元不等,具体多少钱各地区不同,中小学不同,不同学科也不同。这部分工资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鼓励教师多代课,从而节约人力成本。举例来说,代一个班课和代两个班课,收入的差别就去凸显出来。3.绩效工资。根据教师当月各项表现和业绩,分为不同的档次。考核包括很多内容,比如考勤、查课、月考成绩、教案作业等常规。这一部分体现”优质优酬”,刺激教师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4.校龄补贴。在校工作时间越长就越高,意在稳定教师,减少流失。5.其他还有特殊贡献你怎样看待学校和老师安排家长检查批改家庭作业? 我是教师,说说老师安排家长检查批改家庭作业的问题。1.学校和老师安排家长检查批改家庭作业,主要目的是想让家长督促孩子学习。小学低段的学生一般不布置家庭作业;初中高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基本养成,再加上知识难度加大,很大一部分家长已经辅导不了孩子,批改作业意义不大;所以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小学中段和高段,即三年级到六年级。这一阶段,孩子的学习习惯尚未养成,需要家长进行适当的关注和指导。所以,家长应该摆正态度,不要以为这是老师在没事找事,在推脱责任,老师并不是真的指望家长去批改作业,而是希望家长每天能够借这个机会,关心关心孩子,陪伴孩子,同时监督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和孩子交流一下,这其中的亲子意义大于作业意义。2.教师不要指望家长批改作业。教师工作忙、杂事多,有的班级班额大,任务多,但是批改学生作业是教师的任务;作业也是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教师借此可以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所在,这是教学中必做的功课。3.老师的要求要灵活,不要硬性规定、一刀切。孩子的家庭情况可能千差万别,您摸清情况了吗?如果孩子是留守儿童,跟着祖父母生活,他们可能连字都不会写多少个;如果孩子的家里有一些突发的特殊情况,家长无法完成批改小学教师在网上授课不讲解只发送把网上搜索的视频怎么举报他? 这位家长,我不建议你举报老师,而是建议你先了解网上授课的情况,再找老师沟通一下比较好。一、网上授课有很多种形式,各有利弊。放视频不等于不讲解。我们河南洛阳这边,从2月10号开始上网课,到现在已经三周多了,期间经历了种种摸索,但最后有大约一多半的老师采用的都是让学生看视频课的形式,过程大体上是这样的:第一周,大家有直播的,有录播的,河南省教育厅还推出“省名校课堂”,专门组织省里一些名校教师录制各年级课程视频,利用有线电视和网络电视信号播出。但是,刚开始电视信号比较拥堵,有一部分同学收看不到,老师只好就以直播为主。各直播平台也是状况不断,根据老师反馈的信息,用乐教乐学、希沃等直播的都遭遇了卡顿、崩溃,钉钉在紧急修复扩容后,状况比较稳定,大多老师采用了钉钉直播的形式来上课。1.针对初期的网课乱象,省教育厅专门发通知,强调:学校不得要求每一位老师都上直播课,要协调利用好已有的各种优质资源,灵活上好网课。2.直播课和视频课各有利弊:直播的好处是:老师对同学们的情况比较熟悉,一些知识点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略讲或是详讲;可以连麦互动;上课的人数一目了然。不足之处是:因为互动占用时间,课堂容量没有录播视频课老师给学生戴上“差生”头衔的行为是否应该划分为校园暴力行为? 老师给学生戴上“差生”头衔,是否属于校园暴力行为?主要应该看教师的行为是否对学生产生危害、危害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一、语言暴力属于校园暴力,是一种精神伤害。了解一下“校园暴力”的几种形式:1.语言暴力:通过语言上的欺负、讥笑、贬损、诋毁、造谣等来刺伤别人,使别人精神压力增大,心理严重受挫和扭曲,丧失自我感。2.关系暴力:对某个人排斥和拒绝,让他觉得被孤立。这种暴力通常通过语言暴力进行表达。3.肢体暴力:通过拳打脚踢砍伤打残学生。如高年级学生或老师虐待、殴打弱小者,比如抢夺同学的物品、勒索同学的钱财。4.性暴力。5.反击型暴力:长期受到暴力控制的学生,在得不到学校和家长的有效援助下,会产生反击行为,对实施暴力者进行打击报复。也有一些被害人会转向去欺负比他更为弱小的人。6.网络暴力。老师给学生戴上“差生”头衔,如果在语言和行为上表现得非常明显,且对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应该属于校园暴力中的语言暴力;性质严重的,还可能发展为关系暴力。语言暴力其实是非常容易被人忽视的一种校园暴力形式。比如,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这样说:如\"你不学不要影响其他人\"、\"就你事多,快点,我很忙\"、\"没见过像你这样差的学生\"、\"你怎么怎样看待驻马店西平县小学老师已回学校上班这件事? 驻马店西平县小学老师已回学校上班这件事,事件已然平息,然而解读这件事,可以得出几点信息:1.当前的教育已经是一项越来越复杂的工作,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也是正常的。全新的时代诞生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新时代下各具个性的孩子、素质参差不齐的家长和教师、观念滞后的管理机构,以及家长对孩子教育前所未有的焦虑等等,都会催生很多类似的问题。许多教师常常感叹二十年前甚至更早以前教师的地位、教育的单纯,然而,一切早已不同了,当前教育要比几十年前改革开放初期复杂,这难道不是正常的么?教师、家长、教育管理部门,都应该正视这些变化,研究、探求应对的思路。2.自我心理调适和疏导其实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应该得到重视。在这个事件中,当事人可能都会觉得委屈。王老师会觉得,我工作这么忙、这么认真负责,为什么反而收获的是敌意?工资又这么低,这样的日子一天也过不下去,干脆辞职算了!家长也会觉得委屈,我家孩子学习上不去就够糟心的了,难道我愿意这样啊,还在家长群里发什么发!主管领导也会感叹,老师越来越不好管了,动不动就发朋友圈,怎么处理才好呢?网络舆论叫人害怕呀.仔细想想,每一方似乎都有苦衷、都不容易,究竟谁是谁非?似乎很难有个论断。

#托管班#教师工资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