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如何看待分析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状况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社会的法治现状

2021-04-07知识1

如何看待和认识当前我国的道德状况 一.评价我国现阶段道德状况的立场和方法论∶价值观立场。道德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实践精神方式,与人的实践活动密不可分,渗透在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认识方法论。对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状况进行评价,首先要把握全面的道德现象。历史视野。经济进步与道德进步是同向还是二律背反,不能作静态的无谓争论,只能在人类历史进程的动态比较中来评判。二.我国社会道德状况在总体上获得巨大发展进步∶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的变革,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德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注入了持续的动力。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崭新道德,以及不断开展的群众性道德建设活动,又反过来为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营造了良好的精神道德环境,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动力。三.我们面临的道德考验∶我国社会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于一些时段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于一些领域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于一些人群出现道德问题的主要原因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1333337623432道德发展滞后性的原因体制机制不完善的原因法治和德治还不完全相适应的原因社会舆论放大效应的原因当前社会存在的。

我国目前的法治建设现状如何? 常纪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研究室主任):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平等,建设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法治现状如何.?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解决\"人治\"问题上采取了各种措施,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还很不完善,人治和人治思想依然有它的市场,人治是中国经济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经济现代化要求必须实行法治,彻底摒弃人治。法治是近代大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近代西方的法治,推动了西方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自由竞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明确国家、企业和个人的责、权、利关系;必须实行商品的等价交换,保护企业之间的竞争;必须提高工作效率和商品信誉;必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由人民自己管理国家、经济、企业、社会…所有这些,都必须实行法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至高无上的法律权威。这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所要求的。人治与法治,并不是简单的领导制度的区别,而是判断一个民族是否加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应当指出,我们至今对人治的危害、法治的意义的认识都还不够全面深刻,这也是当前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谐是人类社会的理想境界。和谐社会要求有秩序,要求稳定,要求公平和正义。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社会的法治现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