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跨省游,观球赛,全面复工复产复业还有多远?
白岩松:本周一(7月20日),对于很多爱进电影院里看电影的观众来说,可以说是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因为疫情,而关闭了近半年的电影院,终于在这一天开始有限制的营业,比如两个人隔着座位至少相距一米,比如上座率不得超过30%,不能吃零食等等,但还是有的地方在这一天的零点,就拉开了营业的大幕,以至于很多的现场观众,首要任务是用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
影院恢复营业第一天,全国票房在350万左右,如果跟去年日均1.76亿票房相比较,当然是少得可怜,几乎有点忽略不计的意思,但是想想万事开头难这五个字,就能明白这350万票房的意义和价值,复工复产复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在连比较难的影院,都开了门,我们离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全面复工复产复业还有多远?
走!看电影
7月20日,国内部分地区影院复工,全国低风险地区电影院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有序恢复开放。阔别半年,首批观众兴奋地走进了影院。
电影观众:疫情期间,就只能在家里用电脑看电影了,(现在影院开放)也是给了一个很大的慰藉。
南京新街口国际影城销售经理 崔恒斌:影城停业将近半年了,水电气、设备维护、灯光,在停业期间我们都是做好这些检查工作,随时盼着能尽早开业。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趋稳向好,在经历了近180天的漫长等待,影院和影迷在7月20日如约相聚。尽管复映首日只有《第一次的别离》和《璀璨薪火》两部新上映影片,但当灯光暗去,银幕亮起,影迷能够重新回到那块熟悉的,用银幕、音响、座椅与阶梯搭起来的天地,这一切来的实属不易。
《第一次的别离》制片人 秦晓宇:我个人认为,20日是一个不亚于武汉城市解封那样的大日子,极具象征意义。
影迷期盼着重回影院,但影院复工仍然需要把防疫安全放在首位。疫情防控要尽量做到的是控制和减少人员聚集,这就与让多数观众在同一时间聚集在同一空间观影的事实,成为了一对儿需要调解的现实“矛盾”。
影院是人员密集的场所,拥有相对封闭式的环境,让使得疫情防控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那么,这就需要在处理这对儿“矛盾”上,寻求一个平衡点。
影院工作人员:我们放映员一到岗位之后,首先就把新风打开,一直开到整个影院最后一场结束才关闭,所以在这期间,空气都是循环的,包括现在疫情期间,我们都是提前请了专业的消毒清洁公司来对各个新风口、管道进行消杀和清洁。
查验健康码,测体温,“今日已消毒”的告示在场内随处可见。影院内暂时不售卖小食饮品,影迷购买电影票还只能通过网络途径。再次进入影院就能直接感受到的这些变化,让前来观影的人们感到熟悉而又陌生。
7月16日,国家电影局发布《电影放映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指南》,为影院再次迎客提出了规定动作。其中提到:“未戴口罩,体温37.3度以上者不得进入;交叉隔座售票,保证陌生观众间距1米以上,每场上座率不得超过30%;采取网络实名预约,无接触方式售票;全程佩戴口罩对号入座,影厅内原则上禁止饮食;日排片减至正常时期的一半,控制观影时间,每场不超过两个小时。” 这份指南,在帮助影院寻找复工和保证影迷健康观影之间的平衡点。
电影观众:大家坐成这种棋盘格的形式,我还是第一次见,既有熟悉感也有很新奇,而且会觉得疫情期间大家这样坐的一种特色,其实是一个时代大事件在一个很小的方面体现的一种微小的细节。
电影观众:可能确实会暂时造成一些和以前相比一些困难,多一些麻烦,但是我觉得这种麻烦,它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它是可以保护我们每个人的安全,我觉得是很必要的。
在有条件的开放下,全国复映首日票房达到了350.53万。这让沉寂了大半年的电影行业,开始显现出了复苏的迹象。截至7月24日,全国影院放映的新片有五部,其余的大多还都是复映片。眼下,虽然疫情的影响还在持续,电影市场也进入了恢复初期的预热阶段,但仍然需要一批新片来带动观影热潮。
电影观众:我个人是期望,其实还有差不多半年的时间,能够有更多更好的片子、更优质的片子。无论是商业片,还是说这种艺术性强一点的片子。
上海影城总经理 顾艳:电影本身是丰富大家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希望新片尽快能上,让喜欢电影的人能够自然而然地走进影院。
在经历了180天的漫长等待之后,电影院的复工复产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这对于电影行业和影迷来说,也意味着已经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在这个阶段,需要面对的问题还有很多。要让影迷在安全的环境下观影,电影院尽快实现正常运转,电影业恢复其既往的热度,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饶曙光:观众的观影就取决于有头部影片、有市场号召力的影片入市,那么现在的重中之重就是如何推动头部影片尽快入市。从长期看,中国电影发展向好的基本趋势应该是不会变的,观众不会离场,投资不会离场,人才也不会离场。
白岩松:疫情之下,日子过得艰难的,不只是电影院线,还有文化演出,体育赛事等等。这其中,旅游业遭受重创,境外游几乎长达半年全军覆没,而且一时间,在国际疫情迟迟看不到拐点的情况下,也看不到境外游能恢复的迹象,而境内游,在上一周迈出了一大步,有条件恢复跨省团队旅游,这是怎样的一种恢复呢?
出门旅游
本周五(7月24日),一群游客在领队严格核认健康信息的前提下,从旅行社出发,登上由上海开往浙江安吉的大巴;而旅行社内,一位顾客在询问暑期旅行产品、注意事项等信息。
疫情期间,上海的这家旅行社业绩遭遇断崖式损失,面对上周文旅部通知恢复跨省团队旅游所释放的公众强烈的出行愿望,该社有了盈利转机,但眼前如此大规模、长距离出行的防疫工作,他们不敢有丝毫松懈,让游客玩的开心更要安心,是旅行社的头等大事。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 周卫红:我们自己的疫情防控指南,已经改了四稿了,一会儿同事还要改第五稿。因为我在3月份做(指南)的时候,当时疫情比较严重,但现在我们导游要做什么?然后我们的产品要做什么?我合同里要加什么?不是今天文旅部一个文件给我,我马上就可以写出我自己的指南,因为我的指南是会更细更具有指导作用。
相比影视剧院等小规模聚焦,跨区域旅行涉及行、吃、住等更为复杂、多元的活动场景,在确保“限量、预约、错峰”等前提条件下,如何从保持好社交距离过度到公共距离,分解出一次旅行各环节的防疫细节,是个人和机构面临的一项细致的系统工程。
青岛某旅社工作人员:大西北或者贵州、云南,我们做这些项目为主推线路,因为这些线路相对而言的话,它们是清零清得比较早的,而且它是更加贴近于大自然。往年这个时候 ,大约30人到40人的团是主要的,但今年我们就有调整,今年受消费者比较欢迎的是4到6人的小包团,这种小包团更为安全,而且它的私密性会更好一些。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 周卫红:我们原来叫小团,现在叫小团化,就你加了一个化字。你看上去一个字,但它其实说明它的普遍率是很高了,就很多人宁可多付一点费用,但是他不愿意和陌生人在一起。他们会几个人、几个家庭组团,把一个小的客栈、小的别墅、小的民宿包下来,尽可能和外面的人保持一定距离,而且我觉得这样子他的体验度也会更好。
安全性、私密性和自由度在疫情中被放大,旅游习惯在悄然改变,而文明程度也在加速推进,分餐、用公筷成了旅游产品设计的标配,个体防疫等行为不能影响他人等,这都需要领队兼防疫官在反复言说中落实。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 周卫红:有部分的团组是不包含餐,这个尽可能就分散,我可能去吃简餐,甚至也有人说我愿意带自己的食物也是可以的。这样做一些分流,但是对于我们团队供应的餐厅,第一我们对供应商是要严格甄选。另外我们在每一个团队上,有一个巡餐的制度,就是游客在用餐的时候,我们的导游要巡餐两次,就要去提醒大家用公筷、公勺。
本周,不少省市迎来首个外省旅游团,配以隆重的欢迎仪式,而像山东等省市也在本周打出景区优惠价招徕游客。但对于经历“非典”疫情大考又遭遇本次新冠疫情的旅行社来说,游客固然是上帝,疫情防控常态下,同样也是合作伙伴。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 周卫红:我们认为是必须坚持防疫第一,没有一个好的安全的社会状态的话,我觉得对旅游业发展本身是特别不好的。在我们报名的时候,你就要提醒他,你在两个星期里边,你不能去过中高风险的地区;第二,你在出行前一天,我们还会有一天短信会给你,就是关于防疫的(信息),如果他已经那个地方显示是高风险或者中风险是黄色的,那这位客人就不能参团了。大部分游客也应该能够理解,同时我们把这个作为旅游合同的补充条款纳入进去,就是我跟你是有契约关系的。
白岩松:在很多人眼里,也许进影院看电影、跨省旅游并不像吃饭和健康那样是人们的刚性需求,但如果从精神层面来看,它依然是人们不可或缺的需求,这其中就要谈到体育赛事,由于疫情,一段时间体育赛事在人们眼前消失,过一阵儿还行,可时间长了,很多体育迷就觉得生活缺了重要的牵挂和色彩。也难怪,从韩国到德国,从西班牙到英国,足球赛事都比我们想象更快地恢复了。而在中国,CBA早已开打,本周中超开赛,这就让人感慨,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生活似乎更加正常了。
开赛了
本周三,新冠肺炎新增病例在大连的出现,让中超联赛大连赛区一下子紧张起来,当天赛区防控措施全面升级,凡在酒店公共场所不佩戴口罩者将面临严厉处罚。而在周五,在揭幕战开始前一天,赛事防疫组组长宣布,所有工作按照此前计划正常进行,没有再次升级,赛事没有受到影响。
大连人队球员 赵旭日:等了半年了挺不容易的,第一次打赛会制的比赛,这么多球队一块,希望一切顺利吧。
在联赛筹备过程中,防疫都是重中之重,16支球队被分到了大连、苏州两个赛区,1870名球员、教练、工作人员和媒体人员在入驻前全部进行两次核酸检测,且全部为阴性,此后还将每周进行一次检测,比赛使用的酒店、球场和训练场被设置为蓝区,设立隔离栏实行全封闭管理。
苏州奥体中心管理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 秦希贤:蓝区部分的核心人员是要跟外界人员进行做到严格的隔离,不能有一丝的松懈,所以在这方面我们是根据组委会的指导,尽可能做到滴水不漏。
出于防疫的需求,中超联赛开始后,原则上将在没有观众的空场中举行。没了现场球迷的呐喊,没了震耳欲聋的喧嚣,这样的空场比赛将是怎样的体验?
7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通知,要求分类推进、有序恢复体育赛事和活动,坚持动态调整,根据各地疫情风险等级变化,动态调整赛事规模、观众数量。在科学防疫的前提下,一部分体育赛事或许距离回归不远了。
白岩松:中超开赛的两个赛区,其中一个就是大连,本周大连的疫情也让人担心,这中超是否可以正常进行?而跨省旅游恢复方面,由于新疆的疫情,局部受到影响,不过总体仍然在正常地推进,这就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含义所在。
一段时间内疫情彻底消失,不可能,同样的,生活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走向正轨,也似乎不可行,相信我们会走好这个平衡木,在这个过程中,提升着我们自己的能力,也能更好的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以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