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日,陕西第九批援藏干部张绒正在大棚查看蔬菜长势。 本报记者 李旭佳摄
“你瞧,这座智能温室大棚就是咱陕西第八批援藏干部援建的。这些青菜、生菜等绿叶菜都采用了咱杨凌示范区的无土栽培技术。”7月20日,走进噶尔县生态农业产业园,看着一棵棵绿叶菜长势旺盛,陕西第九批援藏干部张绒骄傲地介绍。
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阿里地区,寒冷干旱、土地贫瘠,高寒缺氧的环境让很多植物难以存活,被称为“生命禁区”。
长期以来,居住在燕尾山脚下的阿里地区群众吃菜难、吃菜贵,水果蔬菜长年依靠从千里之外的新疆等地运输,成本极高,偏远牧区的群众甚至无菜可吃。能在家门口吃到新鲜的果蔬,对阿里人而言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阿里地区群众饮食结构单一,营养摄入严重不足。从外地运输蔬菜成本大,运费甚至比菜都贵。”作为噶尔县农业农村局的一名技术干部,张绒的目标就是培育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吃得起的蔬菜。
多年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阿里地委、行署始终坚持把发展现代化设施农牧业作为深化农牧区改革、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加快脱贫攻坚步伐的有效途径。依托区位优势,建设了集蔬菜种植、畜禽养殖、技能培训等于一体的噶尔县生态农业产业园,被当地群众称为燕尾山下的“果蔬花园”。
“我们园区占地800亩,建设日光温室161座、五膜拱棚66座、智能联动温室2座、畜禽圈舍5座,种植枸杞100亩……”张绒告诉记者,园区实行“公司化经营管理 合作社服务带动 农牧民承包种植 贫困户打工培训”的运行模式,与农牧民群众建立了长期利益联结机制,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在园区长期就业的机会。
跟着张绒走进大棚深处,一排排长势喜人的蔬菜映入眼帘。交谈间,看见正在园区进行菜苗移栽的阿旺旦扎操作方式不当,张绒连忙跑过去指导。
“菜苗从育苗床移栽过来的时候,一定要拿海绵把根部固定之后再移栽进去,这样就不会东倒西歪了……”张绒告诉记者,园区大部分蔬菜种子都是从陕西带来的,园区生产的蔬菜可以满足狮泉河镇群众45%的蔬菜消费。
瞧见记者的相机镜头,阿旺旦扎也不躲闪,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自己过去只会放牧,现在在园区上班很轻松,赚得也多:“我们家有6口人,以前一年收入4万元,现在我在大棚里工作不仅每月收入5000余元,还学会了种菜的技能。”
据了解,2019年噶尔县生态农业产业园共生产蔬菜、瓜果以及食用菌600余吨,栽种苗木200万株,年收入达871万元,培训群众85人,安置贫困群众就业71人,人均增收4200余元。产业园已经成为周边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香饽饽”。
要想在高原上实现一年四季种植新鲜的蔬菜,难上加难。因为气温太低,智能温室大棚种植到10月就要清棚,还需要引进升温装置。“作为一名陕西援藏干部,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技术,让大棚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新鲜的蔬菜,让这里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吃到新鲜、便宜的蔬菜。”张绒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