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日记参观永乐宫450 永乐宫迁

2021-04-07知识6

山西芮城永乐宫搬迁时壁画是如何迁运的? 永乐宫的原址的芮城西南的黄河北岸,相传该地是[八仙]之一吕洞宾的家乡。1959年,那里要修建三门峡水库,永乐宫正好位于计划中的蓄水区,水库建成后它将成为淹没在几十公尺深水之下的[海底龙宫]。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现代鲁班]们,仔细研究如何将这近1000平方公尺的壁画完好地搬走重建。之后,他们决定先拆几座宫殿的屋顶,再以特殊的人力拉锯法,用锯片极细微地将附有壁画的墙壁逐块锯下。一共锯出了550多块,每一块都划上记号。再以同样的锯法,把牢固地附在墙版上的壁画分出来,使之与墙面分离,然后全部划上记号,放入垫满了厚棉胎的木箱之中。墙壁、壁画薄片和其它构件,用汽车、骡车、马车等交通工作逐步运到中条山麓,先重嵌宫殿,在墙的内壁上新铺上一层木板,再逐片地将壁画贴上,最权后由画师将壁画加以仔细修饰。这项曾经被形容为[神仙也不容易办到]的工程,经过了近5年时间终告完成。重建后永乐宫里壁画上的切缝几乎小得难以辨别,令人难以置信地完美保留了这群壁画杰作的旷世神韵。

永乐宫与“八仙”哪一仙有关? 永乐宫原在山西永济的zd永乐镇,由于修建三门峡水库,原址淹入水中,于1959年迁至芮城。永乐宫与吕回洞宾有关,此人为“八仙”之一,名岩,号纯阳。河中府永乐人,于唐末在世,自称回道人,年少即熟答读经史,但几次考进士都不中,于是浪迹江湖。

日记参观永乐宫450 永乐宫始建于元代定宗贵由二年(1247),竣工于元代至正十八年(1358),施工期长达110多年,原名叫“大纯阳万寿宫”,因原建在芮城县永乐镇,俗称“永乐宫”。由于黄河三门峡工程兴建,永乐宫地处淹没区内,所以从1959年起,历经6年,将永乐宫全部迁移到芮城县城北龙泉村,这次拆迁重建真是世界文物史上一大奇迹。永乐宫是以壁画闻名天下,是中国现存壁画艺术的瑰宝,可与敦煌壁画媲美。永乐宫还是中国道教三大祖庭之一,是为奉祀中国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吕洞宾而建。永乐宫规模宏大,占地12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6880平方米。永乐宫的建筑特点是将宫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五座建筑物,自南向北依次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东西两面不设配殿和附属建筑物,而是用围墙围成一个狭长的中心院落,并将三清、纯阳、重阳三座主要殿宇集中在后半部,建在台基上。其他建筑在中心院落以外,另建一道围墙,主次有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建筑风格。进入永乐宫宫门,院内两侧是碑廊,有一通圣旨碑很有价值,其它的石碑文字有些模糊。走过碑廊,右侧有一个小门,出得门来就看到一座石牌坊,上面写的字是:“人伦模楷”,整座牌坊的石雕保存的十分完好,石雕的。

#永乐宫壁画的画法#永乐宫讲解#永乐宫文创产品#永乐宫搬迁纪录片#永乐宫吕祖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