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明朝所谓“天子守国门”究竟有何意义?

2020-07-26新闻17

今天的人,不能理解天子守国门的含义。为啥?今天比如北方边境有敌人入侵了,边境军官一个电话几秒钟上海、广州都是知道了。但古代没有这种通讯设备,只能采用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快。比如安史之乱的时候,安禄山在河北骑兵反叛,而在西安的唐玄宗要6天才能知道这个消息。而这在古代已经是神速了,相当于快马每天跑500里。大家知道,如果安禄山的部队是游牧民族的骑兵,6天时间能够前进多远吗?蒙古骑兵突袭时,可以达到每天70公里以上的速度。6天时间,蒙古骑兵可以深入中原400多公里。而河北省东西宽度才500公里!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吸取了宋朝失败的经验,为了抵御蒙古南下,在帝国的北部边疆设立了九边重镇,由九大塞王统领漠南所有卫所。朱元璋的想法是好的,由自己的儿子们统领重兵,他们是不会背叛自己的。然而,事与愿违,他刚一闭眼,燕王朱棣就发动了靖难之役,夺取了他指定的皇太孙朱允炆的皇位。朱棣之所以能够夺取皇位,最根本的原因是掌控着精锐的边军。想清了这一点,朱棣在登基之后,决定把都城建在北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汉、唐时期的中央统御四方,以及宋朝强干弱枝的政策相结合,把强大的边防部队直接变成了帝国首都的中央军。

原来明长城是用来防御和预警的 ,但是前提是长城以北的地区仍然是明军占领。问题来了,由于过度的驻军造成了长城以北地区的荒漠化和生态恶化,后期已经无法继续生活,所以大量人口的南迁回长城内,使得薄弱的长城变成了唯一的屏障这也造成北方民族不断的越过长城进逼北京的态势。这种被动防御模式最终导致了大明的全局性崩溃。也是大明首都放在北京的最大的弊端。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中原王朝的防御重点有两处,一是首都,二是北疆。如果同时防守这两处,兵力肯定不够。要想一举多得,只能要么把北疆挪到首都旁边,要么把首都挪到北疆旁边。天子守国门,实际上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这个办法当然也有很多弊端,但综合来说,任何一个大一统王朝,都不可能有绝对完美的定都方案。朱棣迁都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明朝#朱棣#安禄山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