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在什么差错控制中只会重新传输出错的数据帧 关于网络上数据(帧数据)传输错误后的处理问题!某一帧错误,怎么解决?学者请进!

2020-07-26知识15

简述差错控制的目的. 差错控制功能通信系统必须具备发现(即检测)差错的能力,并采取措施纠正之,使差错控制在所能允许的尽可能小的范围内,这就是差错控制过程,也是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之一。接收方通过对差错编码(奇偶校验码或CRC码)的检查,可以判定一帧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差错。一旦发现差错,一般可以采用反馈重发的方法来纠正。这就要求接受方收完一帧后,向发送方反柜一个接收是否正确的信息,使发送方据此做出是否需要重新发送的决定。发送方仅当收到接收方以正确接收的反馈信号后才能认为该帧已经正确发送完毕,否则需要重发直至正确为止。物理信道的突发噪声可能完全“淹没”一帧,即使得整个数据帧或反馈信息帧丢失,这将导致发送方永远收不到接受方发来的信息,从而使传输过程停滞。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通常引入计时器(Timer)来限定接收方发回方反柜消息的时间间隔,当发送方发送一帧的同时也启动计时器,若在限定时间间隔内未能收到接收方的反柜信息,即计时器超时(Timeout),则可认为传出的帧以出错或丢失,就要重新发送。由于同一帧数据可能被重复发送多次,就可能引起接收方多次收到同一帧并将其递交给网络层的危险。为了防止防止发生这种危险,可以采用对发送。差错控制在通信系统中的意义是什么? 物理信道的突发噪声可能完全“淹没”一帧,即使得整个数据帧或反馈信息帧丢失,这将导致发送方永远收不到接收方发来的反馈信息,从而使传输过程停滞.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本科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题 1、外置调制解调器的_D_端口用来连接计算机的异步通信端口。A 电话机连接B 电源线连接C 电话线连接D 数字终端设备连接2、在OSI参考模型中,PDU是指_B_。A 服务数据单元B 协议数据单元C 接口数据单元D 控制数据信息3、在_C_差错控制方式中,系统只会重新传输出错的那些数据帧。A 连续工作B 停止等待C 选择重发D 拉回4、以下哪一个选项按顺序包括了OSI模型的各个层次 AA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B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系统层,表示层和应用层C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转换层,会话后,表示层和应用层D 表示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物理层和应用层5、_B_可以通过交换机多端口间的并发连接,实现多结点间数据的并发传输。A 令牌环网B 交换式局域网C 以太网D 令牌总线网6、共享介质的以太网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_D_。A 并发连接B 令牌C 时间片D CSMA/CD7、在TCP/IP协议中,SMTP协议是一种_D_的协议。A 主机-网络层B 传输层C 互联层D 应用层8、以下哪种类型的地址是专门为传输层所使用的?CA 站点地址B 网络地址C 应用程序端口地址D 会话地址9、在无线通信中,_。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差错控制有什么不同 这个是我的,后面的是抄来的三种假设一串数据“0111”收到的却是1110数据链路层的反应是:这个数据是错的,丢掉。数据链路层丢弃错误的帧,但是只要能到达传输层的都是正确的。传输层呢:还是上面的帧,在二层就丢了,没收到就要求重发。1.数据链路层负责建立和管理节点间的链路。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控制协议,将有差错的物理信道变为无差错的、能可靠传输数据帧的数据链路。传输层是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接口和桥梁。主要任务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差错和流量控制,保证报文的正确传输2.传输层的可靠性是通过面向连接的协议(例如tcp)的发送确认实现的(ack),接收方收到数据段后,向发送方发送ack,如果发送方发现返回的ack与发送时的段数量不符合,就重新发送丢失的数据。数据链路层只是通过数据帧结尾的帧校验序列(fcs)检查数据帧的完整性,如果有错误就丢弃该帧。基本上802.5和802.3都不提供差错恢复,但是可选的802.2的llc2可以提供差错恢复。但是,数据链路层的差错检测或恢复都是point to point的3.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性,而数据连路层提供点到点的可靠性差错控制在通信系统中的意义 差错控制功能通信系统必须具备发现(即检测)差错的能力,并采取措施纠正之,使差错控制在所能允许的尽可能小的范围内,这就是差错控制过程,也是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之一。接收方通过对差错编码(奇偶校验码或CRC码)的检查,可以判定一帧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差错。一旦发现差错,一般可以采用反馈重发的方法来纠正。这就要求接受方收完一帧后,向发送方反柜一个接收是否正确的信息,使发送方据此做出是否需要重新发送的决定。发送方仅当收到接收方以正确接收的反馈信号后才能认为该帧已经正确发送完毕,否则需要重发直至正确为止。物理信道的突发噪声可能完全“淹没”一帧,即使得整个数据帧或反馈信息帧丢失,这将导致发送方永远收不到接受方发来的信息,从而使传输过程停滞。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通常引入计时器(Timer)来限定接收方发回方反柜消息的时间间隔,当发送方发送一帧的同时也启动计时器,若在限定时间间隔内未能收到接收方的反柜信息,即计时器超时(Timeout),则可认为传出的帧以出错或丢失,就要重新发送。由于同一帧数据可能被重复发送多次,就可能引起接收方多次收到同一帧并将其递交给网络层的危险。为了防止防止发生这种危险,可以采用对发送。求《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试卷正确答案?谢! 选择题的答案 1、B 2、A 3、B 4、C 5、B6、D 7、A 8、B 9、B 10、B11、C 12、B 13、D 14、D 15、A简答题的答案直接搜就可以了。

#差错控制#流量控制#通信#反馈控制#数据链路层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