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负电子都有质量,为什么碰撞后就没有质量了? 质能守恒,碰撞后质量转化为能量了逆过程存在目前认为基本粒子都是没有结构的点粒子
为什么一对正负电子可以转化为2个不带电的光子? 科学界对于这种现象的定义2113是电子湮灭5261现象。按照目前最为广泛的也是比较浅4102显的概念而言,就是1653能量守恒与电荷守恒的这两大原理所决定的。更准确的说法是能量守恒与电荷守恒是两电子湮灭的必然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从另外的角度来考察,电子是费米子,自旋为1/2(可正可负),而光子是波色子,自旋为0.所以电子湮灭现象的还有一个必然条件要求,亮点在的能量最低原理,即自旋反向,但由于电荷存在正负关系,自旋耦合带来的影响也与电荷性质相关,所以在正负电子情况下的能量最低原理,按理说是自旋同向,电荷相反。这个在自旋电子学中,会深入讨论的,现在的解说也只是大概,甚至在未来发展一段时间,以上理论都是不准确的。另外,湮灭现象的发生需要外界的高压,高能来激发这种现象产生,一般的实验室很难做到。电子湮灭实验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标志着反物质的存在,也许今后可以解释宇宙的诞生原理,另外电子湮灭在上百次实验中也很难出现(但是存在在的),这是由于量子效应的原因,波粒二象性使得电子波函数难以测算,只有利用狄拉克方程等统计学方面的理论来求得波函数,最先进的电脑也无法精确测算轨道(这是由于海森伯提出的不确定关系。
是两个光子变成一个正负电子对还是光电效应? 1887年,德国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3653866物理学家赫兹发现:用紫外线照射两个锌质小球之一,在两个小球之间就非常容易跳过电花。证实某些金属物质内部的电子会被激发出来而形成电流,即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自然界中一个重要而神奇的现象。1900年,马克思·普朗克把此现象解释为光具有包裹式能量,指出光能的强弱是由其频率决定的。即E=hν式中,E就是光所具有的“包裹式”能量,h是一个常数,统称普朗克常数,ν就是光源的频率。1905年,爱因斯坦在《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一文中,用光量子理论对光电效应进行了全面的解释。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和阻挡层光电效应,又称光生伏特效应。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外光电效应;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内光电效应。光电效应公式为:hν=(1/2)mv∧2+Φ式中,m是被发射电子的静止质量,v是被发射电子的初速度,Φ是功函数。只有光子的能量hν大于功函数Φ,才会有电子射出。根据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能量取决于照射光的频率,而与照射光的强度无关。入射光波长小于某一临界值即极限波长(对应的光的频率叫做极限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