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红釉如何辨伪? 豇豆正红釉色与祭红釉色难以区分

2021-04-06知识1

红釉如何辨伪? 红釉种类很多,祭红、豉豆红、郎窑红、胭脂红、发色纯正,在陶瓷舞台上展示了一种妩媚鲜亮的风姿。珊瑚红等,色泽润泽,2005年4月在中央电视台的《鉴宝》节目中一位鉴定者带来了一件红蓝色釉窑变釉瓶,当时我把它定为是清代晚期的一件民窑产品。这件窑变釉瓶高40厘米,腹径为20厘米,器形比较大,器物的口沿部分为紫红色,夹杂蓝纹,往下逐渐变为紫红色。整个器物形状类似掸瓶,底部无款,比较平整,色彩鲜艳,玻璃质感强。但是它的颈部略粗,口部稍小,给人的感觉不是很协调。而且,其底部的绛釉施得比较薄,露有白胎。从这两个方面看,应该是清代晚期的作品,所以当时给他的参考价是两万元人民币。这件器物是一种窑变红釉,红里有紫,紫中有蓝。红釉应当是首创于元代,不过一些成熟的红釉还是以明清时期较为珍贵,下面依次解说。深沉含蓄的祭红祭红是明代永乐时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铜红釉瓷,又名“宝石红”、“醉红”。祭红宝光四射,红中稍带黯黑,静穆而凝重,以永乐、宣德年间的祭红最为珍贵。永乐祭红胎骨坚致,体轻而薄,典型器物通体红釉,如初凝鸡血一般,色泽鲜亮艳丽。在纹饰方面,除了涂满红釉之外,还有红地白花的方法。以红釉为地,纹饰处剔釉而。

霁红釉的霁红釉发展与传承 北宋时期钧瓷,开创了以铜为呈色剂烧制红釉的先河。随后在元代,又出现了釉里红。然而,由于铜呈色时对温度要求极为敏感,只有在1290°~1300°之间,充分把握瞬息万变的特定烧成气氛,才能呈现出殷红如血的鲜红色,因此,宋代的钧红和元代的釉里红,都无法充分烧制通体鲜红的高温红釉。明代御窑厂的建立,将中国陶瓷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巅峰。大明永乐、宣德年间,为了满足皇帝对红釉钟爱,景德镇御窑厂匠来如织、窑火连天,甚至留下“翠兰投火祭红”的凄惨传说。最终,在御窑工匠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创烧出有着红宝石般光泽的“霁红釉”。从此,霁红就成为皇家御用的重器,仅供帝王使用。霁红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严格的等级制度,全部由御窑烧制,民窑不许生产,如果违犯此规,严重者甚至有杀头之罪。为了保证了皇家对霁红釉瓷器的垄断,御窑厂生产的霁红釉瓷器即使有残破、瑕疵,也一律打碎深埋,片红不得流入民间。宣德朝时,霁红质量达到了顶峰,其色似初凝的鸡血,深沉安定,莹润均匀,釉中无龟裂纹理,宝光内蕴,釉色之美绝世无双。遗憾的是,由于烧制极难,明宣德以后,御窑厂极力想再烧制霁红却屡屡失败,终明一代再无“霁红”出现。明末著名收藏家项元汴在。

#豇豆正红釉色与祭红釉色难以区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