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体的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固态物质的微观结构模型

2020-07-26知识20

高中有化学必修三么(人教版的) 必修一:1、物质的分类(较容易,靠记)2、氧化还原反应(入门,以后会灵活起来,也是较为重要的)3、物质的量的计算(这是基础,刚学的时候可能不太理解,久了就会接受这。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体的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分析】固体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作用力强大;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排列顺序,分子活动范围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小;气体分子间距很大,分子间作用力很小,分子极度自由,可以高速向四处运动,所以气体会充满整个空间.原子结构模型是怎样发展的? 原子结构模型发展是指从1803年道尔顿提出的第一个原子结构模型开始,经过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的过程。道尔顿模型(1803年)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实心小球英国自然科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理论:①原子都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虽然,经过后人证实,这是一个失败的理论模型,但道尔顿第一次将原子从哲学带入化学研究中,明确了今后化学家们努力的方向,化学真正从古老的炼金术中摆脱出来,道尔顿也因此被后人誉为“近代化学之父”。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分布类比物体的结构.如 甲图:分子间距很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固态时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由此认为甲图为固态;乙图:分子间距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几乎没有.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由此认为乙图为气态;丙图:分子在平衡位置上振动一段时间,还要移动到其他的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比固态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态小,液态时保持一定的体积,但是没有一定的形状,由此认为丙图为液态.故选D

#化学平衡#热力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