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什么不称蜀王称“汉中王”?他的真实目的是何? 他的真实目的,当然是北伐中原,一统天下,如同当年“暗度陈仓”,兵出汉中剿灭项羽的汉高祖刘邦一样,所以,刘备才会自号“汉中王”。我们都知道,在三国这段风云际会的一百年历史中,魏蜀吴三大政权,他们的开创者都是雄才伟略的一代人杰;但是,民间最推崇的人,无一例外,都是“汉昭烈帝”刘备。这三人中,他能力不是最突出的,比不上曹操;和稀泥不是最擅长的,比不过孙权。但是,刘备绝对是天下最有毅力,最“百折不挠”的英雄。因此,他才能“大器晚成”,于最后创立了蜀汉政权,并且自封为“汉中王”,威名响彻天下。不过,很多人也对这个问题非常的好奇。比如说,刘备为什么不干脆一点,自立为“蜀王”呢?毕竟,他的地盘里,只有益州是最完整的啊。首先,“蜀”本来就是当时对四川地区的一种蔑称。所谓“蜀犬吠日”,这是一种相当有侮辱性的说法,刘备当然不可能立一个封号,自己骂自己。其次,“汉中王”的背后,其实也充满了深意。汉中是个什么地方?益州通往长安的门户隧道,也是汉朝的“龙兴之地”。当年,项羽灭暴秦,自号霸王,分割天下;他留给刘邦的,就是荒芜的蜀地。但是,在项伯的“神助攻”下,刘邦不仅捞到了益州,更捞到了汉中;后来,他。
刘备称汉中王之后,集团的二把手是谁呢? 刘备称2113汉中王时,集团的实际“二把手”已经是5261诸葛亮4102了,理由如下:1653刘备夺取益州后,诸葛亮担任益州郡太守和军师将军,是刘备处理军政事务的第一助手刘备称汉中王前,主要职务有益州牧和左将军两个,分别管理行政和军务,在这两个体系中诸葛亮均担任了重要职务。在行政方面,诸葛亮担任的是益州郡太守,该郡位置有些偏,郡治在滇池县,即今云南省滇池东南,距离成都上千里,诸葛亮此时已常在刘备身边,不可能到那里上任。做出这样的安排,主要是刘备觉得诸葛亮还没有担任过地方行政负责人,为未来担任更重要的职务需要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诸葛亮的这个职务是个兼职或挂名,应该是偶尔去益州郡一趟或者委托他人在益州郡进行管理。在军务方面,诸葛亮担任的是军师将军,这是个杂号将军,但此时关羽、张飞、赵云也都是杂号将军,所以这个军职并不低。尤其重要的是,刘备“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也就是以军师将军的身份处理左将军府的日常事务,这个很厉害,不是把诸葛亮看作“二把手”不会做出这样的安排。在一些重要事情上,刘备充分听从诸葛亮的意见,显示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的特殊地位刘备对诸葛亮充分倚赖,这个不能只从职务大小上去看。
刘备称汉中王时,蜀汉军中大佬地位怎么排 刘备称王的时候,地位最高的是肯定是关羽张飞两个义弟不但忠心耿耿而且好用。其次是从并州开始带来的一波老同志,比如简雍糜竺糜芳孙乾等,这些老同志虽然能力有限但是忠诚度可靠。毕竟之前刘备没有一块固定根据地的时候混的不咋地,这帮老同志还不离不弃,久经考验值得信任。这属于并州派。然后是益州派的,就是从刘璋手下投诚过来的,以李岩、法正为首。这些人能力很强而且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政治环境都很熟悉,又有投诚的功劳,所以刘备很信任他们,都委以重任。刘备亲征东吴的时候诸葛亮劝他不要去,但是刘备不听,诸葛亮还感慨法正在的话肯定能劝住刘备,这说明法正在刘备的心中比诸葛亮地位要高。最后才是以诸葛亮代表的荆州派。这些人都是参谋军事一类的文官,没有什么军权。虽然看起来地位很高很受倚重,但是并没有什么实权。只有魏延被任命为汉中太守,黄忠后来封为五虎上将而已。实际上诸葛亮在刘备托孤以后也不是一家独大。刘禅即位的时候法正早已经死了,诸葛亮这时候已经掌控了军权和君心,但是仍然和李岩分庭抗礼。直到后来六出祁山的时候才找了个借口把李岩的权夺了,才形成了后来蜀汉都是荆州派官员主政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