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谈现代社会对教师素质提出哪些新的要求

2021-04-06知识1

当代社会对教师的新要求是什么? 当代社会对教师的新要求是:1高素质高学历2懂得教学规律和教育方法及技巧3熟悉国家教育制度和法规4不断学习教育前沿科学5视野开拓,知识面宽6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 答:一、端正的2113工作态度,态度决定一切,5261细节决定成败。办人民4102满意的教育,其前提取决于1653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取决于教师对工作的激情。1、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教师的教育行为至少要面临三项责任:一是岗位责任。就是要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教师的职业特征。二是社会责任。人民群众把子女送到学校,有责任让家长放心、满意,有责任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三是国家责任。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和现代化宏伟目标,这也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肩负的责任和义务。2、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的工作是繁杂的,不只是限于工作上的八小时,教师的工作又是精细的,它需要教师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它还需要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爱心,既要了解学生的爱好、才能、个性特点和他们的精神世界,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二、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即: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我国最早对教师提出明确道德要求是在什么时期 我国最早对教师提出明2113确道德5261要求是在商周时期。4102教师职业道德是随着教育的1653发展而发展的。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教育不发达,学校尚未出现,没有专职的教师。常常是一些有感情,有经验的长者来担任的。长者的职责就是传授部落内部的儿童和青年种植,捕鱼,狩猎等方面的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这时只有一些教育活动中的粗浅行为习惯和朦胧的师德意识。商周这一时期是师德产生的萌芽时期。先秦时期文化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其实是职业教师,私人讲学,坐而论道,各有一班学生相追随。这些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一批思想家,教育家,在开办“自由讲座”,创办“私学”等教学活动中,对师德都进行了论述。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化教育的开创时期,先秦诸子的道德学说为中国道德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后来的文化教育,道德理论包括师德理论,大都可以从先秦找到根芽。西汉时期,确立了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雏形,也奠定了封建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唐朝是我国封建文化教育的鼎盛时期,唐朝历代君主都十分重教重学,尊师重道,师德得到了积极的发展。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文化教育的。

#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