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很多,背水一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都是在军队规模占劣势的情况下赢得战争的典型案例。除此之外,历史上也有一些战争,和它们一样都是以少对多,虽然结局很悲惨,但是由点及面,给全局的胜利打下了基础,唐朝安史之乱时期著名的睢阳保卫战就是唐军以少量兵马守卫睢阳城,虽然最后全军覆没、主将身亡、城池失守,但是却牢牢的捍卫住了大唐的底线,并让唐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来积聚力量,方才能够一举打败安史叛军。
唐玄宗因安史之乱失去了杨贵妃一、 睢阳保卫战的惨烈
1、 战争进程的惨烈
唐玄宗晚年耽于享乐,消极怠政,朝廷大权赋予奸相李林甫、杨国忠等人,边镇大权赋予各镇节度使,朝廷的力量不断受到削弱,边镇的力量不断得到加强,此起彼伏之下,安史之乱爆发。
安胖子的十五万大军从范阳起兵之后,在面对久不经战阵的唐朝各地的守备军时如同摧枯拉朽,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克陪都洛阳和京都长安,建立燕国,称圣武皇帝,然而安胖子因身体原因经常控制不住地乱发脾气,甚至动辄刑罚大臣,最后惹了众怒,被自己最得力的大臣严庄、最宠信的宦官李猪儿和最寄予厚望的儿子安庆绪联合所杀。安庆绪继位之后,派大将尹子奇统帅十三万大军攻打河南道要地睢阳城。
十三万叛军进攻睢阳
睢阳太守许远眼见敌军即将对睢阳完成合围,自知仅凭借他的力量是守不住睢阳的,于是他派人向战功赫赫的河南节度副使张巡请援。张巡深知睢阳的得失将关系战争全局,当即率领自己麾下的所有人马,共3000余人进入睢阳城,因张巡善战,许远等人推举张巡为主帅。敌军在对睢阳完成合围后开始了第一波攻击,张巡凭借着先前在守雍丘时积累的经验很好的抵抗住了这波攻击,并杀死杀伤敌军两万余人。
张巡固守待援,然援军迟迟未至,敌军本就兵力占优,反而还增加了四五万援兵,形势越发艰难。敌军不断对睢阳发动攻击,并断绝睢阳的补给。张巡在守军断粮之后,张巡为了表明战斗到最后的决心,将自己的爱妾烹煮后分给将士们吃,并鼓励将士们吃树皮、茶纸充饥,树皮吃完了,就把杀战马而食,战马吃完了就组织将士挖老鼠洞捕捉老鼠吃。唐军就以这样一种状态坚守了十个月之久,最后城破之时,城中仅剩四百余人,且他们已经饿的连弓箭都拉不开了。此战唐军全军覆没,叛军在死伤十余万人后取得惨胜。
睢阳城破
2、 主将结局的惨烈
睢阳保卫战的唐军主帅为张巡,另有将领许远、雷万春、南霁云等人。张巡本一书生,考中进士后一直担任文职,安史之乱爆发后弃笔投戎,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在睢阳保卫战后期,已无任何后勤补给的情况下,他因为清楚的知道睢阳是大唐的底线,就算拼尽最后一滴血也必须守,所以他没有选择放弃城池,而是毅然选择与睢阳共存亡。
最后城破被敌军所擒时,敌军主帅尹子奇听说他在督战的时候奋力大喊,牙齿都被咬碎,就让人掰开他的嘴,结果发现真的只剩下寥寥几颗颗牙齿了,尹子奇拿刀架在他的脖子上,迫他投降,但是他却选择了英勇就义。
许远是唐朝名臣许敬宗的曾孙,从小家学渊源,考中进士之后被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所看中,征召他担任属官。他在剑南任职期间尽忠职守,对于唐朝的军事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章仇兼琼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却被他所拒绝,因此而得罪了章仇,被贬为县尉。
宋朝时期追封张巡为保仪尊王,并立庙祭祀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再入军旅,在宁陵之战中与张巡配合默契,二人甚是投机,睢阳城破被擒之后,叛军欣赏他的才能,舍不得杀他,把他押到洛阳,安庆绪对他多番劝降,并许以高官厚禄,但是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最后英勇就义。
雷万春和南霁云二人当为张巡的左膀右臂,睢阳保卫战期间,南霁云受张巡所命,突围求援,然而他去找几支离睢阳较近的部队主帅求援时,那些主帅不是因为害怕敌军兵锋,就是嫉妒张巡等人的名望,都不愿意出兵相助,但是有些主帅却对他很欣赏,想尽办法让他转投到他们的帐下,但是他都拒绝了,最后到张巡之前驻防的宁陵才获得了少量兵马,他凭借着这3000人马冒死突破敌军重围,带着幸存的千余人回到了睢阳城,睢阳城破之后,他和雷万春被敌军主帅尹子奇亲自劝降,但是他在留下一句壮语,"男子汉大丈夫,宁掉头颅垂青史,不留骂名在人间。"后和雷万春等人一起选择了慷慨赴死。
南霁云3000人马突重围二、睢阳保卫战捍卫了大唐的底线
1、 大唐朝廷缺粮
隋朝时期,关中就已经出现缺粮的问题了。隋炀帝为了让江淮地区的粮食能够顺利转运至关中,耗费巨大人力、物力修建大运河。隋朝灭亡之后,唐朝既继承了长安,也继承了隋朝的缺粮问题。
关中地区在秦汉时期是很富饶的地方,但是经过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的战乱,关中受到了很大的破坏。隋唐二朝都是定都长安,导致关中地区的人口越来越多,但是关中地区自产的粮食却因为土地质量降低的问题不断下降。
唐朝长安以百万人口成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大城市
据史料所查,西汉定都长安后,关中地区发展了百余年,到汉武帝继位后,可耕土地有4万多顷,而唐朝中期的时候,关中仅剩不到1万顷。另外,西汉时期,长安的人口大约在30万左右,而唐朝时期,长安的人口在100万上下。唐朝关中地区的粮食压力可见一斑。
唐朝虽然继承了隋朝的大运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关中的粮食危机,但是关中距江淮地区过远,粮食转运所耗甚大。所以唐朝很多皇帝经常性的在长安和洛阳两地跑,时不时就选择到离江淮地区较近,交通较方便的洛阳就食江淮之粮。例如唐高宗在位的1/3时间都在洛阳,则天女皇在位期间超过4/5的时间都在洛阳,唐玄宗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到洛阳就食的次数达到5次。
隋唐粮路
2、 睢阳保江淮之粮
江淮地区的粮食要想转运进入关中地区,首先得通过运河运到洛阳地区,然后再经由黄河到渭河,一路下来,100万石粮食就得需要高达50万两白银的运费,同时黄河到渭河的水路并不平稳,经常会发生粮船倾覆的事故,动不动10船粮最后成功到关中的仅剩半数。
唐玄宗在5次就食洛阳之后深感这不是长久之计,就在漕路沿线广设粮仓,同时凿山开路,以陆路和水路相结合,分段运输,这才让唐玄宗不再到洛阳逃荒。安史之乱爆发后,这条路线被断,但是江淮地区的财赋、粮食还可以通过淮河、长江,经由江汉地区进入巴蜀、关中等地。
睢阳的战略地位
睢阳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西边就是后来成为宋朝都城的开封,东边和南边就是江淮产粮区,安史叛军深知要想灭唐,首先得断了唐朝的财路和粮路,那就必须夺取江淮地区,而要想达到这个战略目的,首先就得攻占睢阳,如若弃睢阳不顾,直奔江淮,则随时有被断后路的危险,所以安庆绪才会先后派出将近20万大军攻打只有几千人守护的睢阳城,就算长安随时有被唐军收复的可能,都没有让这部分的军队援助长安。
睢阳的存在最大程度保证了江淮的产粮区不受战乱影响,同时让江淮的钱粮能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唐朝各处,让唐军有充足的后勤补给来赢得最后的胜利。
安史叛军巅峰之时的势力范围结语
张巡、许远等人在面对近20万敌军的攻击下,以超人的大智慧、大毅力和大忠诚将睢阳成功地守了10个月之久。虽然最后睢阳还是被叛军攻破了,但是却成功地拖住了叛军的主力军团,打击了叛军的士气,同时,让唐军完成了内部力量的整合,就在睢阳被叛军破城的前一个月左右,长安被唐军所顺利收复,睢阳破城后不久,洛阳又被唐军轻松收复,继而奠定平乱的胜利基础。张巡、许远等人为天下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和他们本人所展现出的精神为后世所推崇。
参考文献:
《旧唐书》
《新唐书》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