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罕战争中苏联伤亡人更多,为什么还说苏联胜利了? 首先明确下胜利的标准是什么?一场战争、战役、战斗有战略目标、有战术目标,达成目标而伤亡在可以接受范围内(即便比敌人伤亡大)就可以叫胜利,达到目标而伤亡超出预料就可以叫惨胜,目标没有达成无论伤亡多少都是失败。诺门罕战役是继张鼓峰战斗之后,日军对苏军的又一次试探性进攻,正是这次惨败(不是楼主所说的日军伤亡比苏军小),日军彻底放弃了其北进计划,而改为南下东南亚、太平洋地区,才有了偷袭珍珠港。这场战役苏军先迷惑日军,后集结优势兵力、装备,一举击溃日军,日军的损失远大于苏军,楼主引用的数据有误
二战时日苏\ 诺门罕是位于内蒙呼伦贝尔盟与外蒙之间的一片半草原半沙漠的荒原,旧译“诺门坎”。1939年5月至9月,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与苏、蒙军几十万人,在这块不毛之地进行了一场。
诺门罕战役后期,苏军为什么首先停止进攻? 1939年9月1日,朱可2113夫指挥的第1 集团军,对5261诺门罕地区哈拉哈河东岸的日军,发动4102了总攻。1653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苏军,在短短10天内基本肃清该地区的日军。但和“张鼓峰事件”一样,苏军打到边境线后便戛然而止,首先停止了进攻。也就是说,苏军这场摧枯拉朽般的有限进攻,既不过于冒犯,又对侵犯之敌毫不手软。其实,是在透露一个信号,或是一种姿态,“不是打不过你,只是不想扩大事端”。当然,这更是一种警告,“再冒犯,决不姑息,希望日军好自为之”。苏军停止进攻的背后,另有隐情。按照苏联统帅的战略部署,欧洲是苏军防范的重点。为避免两线作战,遏制日本人妄图“北上”进攻苏联的想法,通过一次大反攻尽快彻底打服对方,是最有效办法。如今,打疼日本人的目的已实现,之所以没有继续下去,还有其他原因。首先,远东的战事远离欧洲的中心,尽管苏军赢得最后胜利,但漫长的补给线还是带来了诸多不便,牵扯了不小的精力。如果继续进攻扩大战事,势必加大补给的难度,也有悖于以欧洲为重点的战略部署。“见好就收”是这次反攻的主格调。其次,以拥有绝对优势的兵力,发动突然性的进攻,其目的仅仅是彻底打疼日军,逼其不要在远东地区捣乱,并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