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镇的基本概况 龙江十强乡镇,大庆南部重要的交通要塞,永乐镇地处松嫩平原的西南部,位于大庆市肇州县城偏西北21公里处,驻地三道岗子屯,东部与双发乡接壤,西部和南部与肇源县相邻,北部与新福乡毗接。镇内有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八厂三矿、四矿和中亚油田等大型企业,大肇公路从镇内穿过。油田公路纵横交错,村屯公路村村通达,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永乐镇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技术、资金、能源、通讯、交通等方面保障,促进了永乐镇域经济的大发展,1999年被列为大庆市财政收入十强乡镇之一。
山西迁民概况 元蒙杀戮掠夺,唐县生民南逃或被驱出口外,该县人口大减,至正二十一年即公元1361年仅有7278人,至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年亦只有7610人…永乐初年,朝廷强令山西居民成批迁徙河北腹地,唐县生齿得到补充,至万历三十五年即公元1607年,全县有1389户25495人。元末肃宁境内有村庄42个,洪武至永乐年间,洪洞迁民立村141个,其中洪武年间立两村,建文年间立一村,永乐初年立138村,“此后又有山西、山东等地移民陆续来此定居”。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深州仅余1228户,洪武初至永乐十五年即公元1417年,多次从山西迁民,485个村中有258个都曾从山西迁民。永乐年间,易州境内荒无人烟,从山西徙其民…天灾兵燹,人口锐减,博野“丁不满千,迁山西夏县民居”,迁民随之成为博野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元末明初,河北地处风口浪尖,生民遭受重创,尤其发生在公元1399年至公元1402年的靖难,对许多地方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是时史书惊心动魄,充满血腥:朱棣军掠真定、顺德、广平、大名,在真定“斩首三万级”;在白沟河,其部乘风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没有温暖的文字道出了当时生存环境的残酷恶劣。在这场叔侄争战中,平乡人口死亡达十有八九,永乐二年即。
建设村的概况 明洪武四年(1371年),山后人张匡合迁入今凤城先锋村东南角安家并建村张家庄。明洪武十年(1377年),大嵩卫指挥兼镇抚蒋懋修之先人从张家口迁入,在今凤城正西0.5公里处建村蒋家庄。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朝廷在望石山之南,龙头港之北,张家庄、蒋家庄所在地设置大嵩卫。明永乐年间(1407-1424年),从江苏、安徽、湖广、福建等地移民大嵩卫。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卫设县后,县城设于大嵩卫驻地,称在城,后改称城里。1942年9月16日,八路军解放海阳城,城里改称凤城。以凤城城内十字街为界,分设4个里,本村位于西北方,为二里。1945年,4个里分为7个村,本村为巩固村、建设村。1948年,7个村又合并为4个村,本村仍为建设村。建设村位于凤城十字路口西北方,地处东经121°14′,北纬36°42′。东邻统一村,东南接先锋村,南靠胜利村。北依望石山,南面黄海,东与高尔夫球场相望,西与烟凤公路相接。隶属凤城街道办事处。全村辖区总面积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7.3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蔬菜、苹果等。2002年,全村有498户,1419人。有荣、赵、李、王、鞠、高、张、成、黎、刘、罗、宋、许、耿、邹、臧、冯、杨、纪、汪、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