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莫洛托夫计划客观作用 联合国的作用

2020-07-26知识11

苏联军神朱可夫为何身后凄凉?只因为赫鲁晓夫的嫉妒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某领导人在批判彭德怀时候,指责他是“魏延的骨头,朱可夫的党性,冯玉祥的作风”。魏延有反骨,就是老叛徒的意思;冯玉祥是反复无常,做人虚伪的典型。那么为什么说朱可夫的党性呢?因为朱可夫没有什么党性,永远只站在实力强的一边。这导致了他晚年的凄凉。其实在二战期间,很多人对朱可夫不满,只是他在战时很重要,不便于打击他。战后1946年,朱可夫就被中央军事委员会批评对党政治上不可靠后,被罢免了陆军总司令的位置。显然,这是斯大林本人推动的。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斯大林认为朱可夫在政治上不可靠,不值得信任,试图将他逮捕。然而会议上,多名重要人物的反对而作罢,但是以“反社会主义煽动”逮捕朱可夫身边的将领的行动从1947年底进行到1949年。朱可夫也被指责盗窃了战利品:17个金戒指、3颗宝石、15条金项链、超过4公里的面料、323件貂皮、44条从德国宫殿弄来的地毯、55幅名画和20把枪支。最终结果是,1947年他被派到远离莫斯科的敖德萨军区任司令员,后来又贬到战略位置更加次要的乌拉尔军区任司令员。1953年,斯大林去世前,朱可夫被召回莫斯科。当时斯大林病情已经比较严重,当时政府权力多掌握在他的心腹贝利亚手中。贝利亚游说朱可夫,。普京的政绩大概相当于俄罗斯历史上的哪位领导人? 普京是独一无二的,很难准确地将他与俄罗斯历史上的领导人做比较,特别是他依然在总统任上,他就任新一届总统后制定的雄心勃勃的国家振兴计划的实施才开始,能完成哪些目标还是未知数,现在就去评价他的功过,给他盖棺定论,并不科学,有失偏颇。只有普京卸任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后,人们对于他执政俄罗斯24年的历史有了清晰的认识,客观的评价后,才能得知普京在俄罗斯历史上的地位。但不管排名如何,他必定是俄罗斯浓墨重彩的一笔,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一段无法抹去的记忆。1、普京将“休克”的俄罗斯带出衰退的深渊,避免国家向乌克兰那样一落千丈,变成失败国家的典型,并恢复了俄罗斯的世界大国地位,成为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中的重要玩家。叶利钦促使了俄罗斯的独立,他也西方俄罗斯变得强大,最好是恢复到苏联鼎盛时期的强大国力。但对于如何让俄罗斯强盛起来,他选择了错误的道理,听从西方的“指导”,不仅实施西式政治制度,还大搞“休克疗法”,制造出一大批的寡头。短短几年的时间,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的国力一落千丈,蜕变成一个无比虚弱的胖子,大而不强,随时都有可能被西方一掌拍倒。到了20世纪末,叶利钦痛苦地看清了俄罗斯的现状,也清楚自己回天乏力,。二战时期,德国和日本凭借什么向全世界宣战? 德国和日本并不想同世界开战,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人都明白他们怎么可能对抗的过世界。只是由于他们各自国家对世界战略态势做了错误的判断,导致其战略决定出现了重大错误,最终不得不面对几乎全世界的国家。只能说他们极力在避免面对更多的敌人,但是他们失败了而已。首先看德国:德国在攻打波兰之初就一直是力图避免两线作战,它先联合苏联一起占领波兰,使东线可以得到暂时的安静,从而全力对付西线的英法联军,而德国海军在绞杀英国的海上运输线时,也极力避免和美国发生冲突,防止美国参战,希特勒深知美国恐怖的战争潜力。在拿下法国,暂时取得的西线的安全后,德国的形势依旧严峻,首先德国未能拿下英国本土,这使得盟军可以用英国本土为跳板,开辟第二战场。而此时的美国虽然表面上仍是中立,可是暗地里一直在援助英国,英美同盟不可避免。德国只有在美国还未彻底加入和英国的同盟前,先解决掉东线的苏联,只有打败苏联,才能全力对付西线,才能彻底的避免两线作战。可惜德国未能在1944年前取得对苏对战的胜利,最终还是陷入两线作战!美国也由于日本的偷袭,彻底加入盟国,对抗轴心国。再来看日本:日本一直想在亚洲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可是亚洲南部资源丰富的印度、。怎么提高高考历史选择题的正确率? 高中生学习交流圈-知乎 ?www.zhihu.com 一、说明、体现类选择题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在进行财产交易时,当事人要说出规定的套语,至于这种套语的言辞是否反映了当事人。怎样评价托洛茨基? 以下完全复制粘贴多伊彻著作,个人认同的观点用黑体标出。我只能说,从我现在已经看到的少量文献和著作中…

#乌克兰冲突#军事历史#格奥尔吉·朱可夫#德国历史#斯大林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