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王畅彤)7月24日,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支援乌鲁木齐的首批正压核酸采集防护设施“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站”落地乌鲁木齐,并在乌鲁木齐市眼耳鼻喉专科医院(乌鲁木齐国际医院)投入使用。
“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站”占地仅2平方米,大小造型犹如一个封闭电话亭,采用生物实验室级别的不锈钢密封箱体,配备有外倾角工作窗、钢制密封门、洁净新风系统及手套接口,工作站内具备10-15pa微正压、冷暖空调,可有效调节箱体内气温,并阻止外部气流进入。
更重要的是,医务人员可以不必戴上面罩或者护目镜。站在工作站里通过袖套模样的手套接口进行采样操作,就能避免与被采样人员的直接接触,在保障医护人员健康与安全的同时,提升检测采集工作舒适度。
当天10时,工作站迎来了投入使用后的第一批受检测者。隔着玻璃窗,采集人员通过鼻咽拭子采集的方式进行现场采样,现场受检测者佩戴口罩,间隔1.5米以上,依次有序排队接受采样。
“这个新设备是正压设计的,我们不用担心被检测者的飞沫喷溅的风险,首先从安全性上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其次设备里的空调系统让环境不那么闷热,对于长时间进行检测工作是有益的。”市眼耳鼻喉专科医院(乌鲁木齐国际医院)体检中心护士长董彦梅说,正值高温酷暑,户外核酸检测采样人员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容易发生缺氧、中暑等情况,新设备的使用有效保障了一线医护人员采样安全。
延伸阅读:
新设备从概念提出到完成生产用时一周
据了解,为解决高温酷暑与核酸检测采样需穿着防护服的矛盾,在国内缺乏现成产品的情况下,6月18日,中国红基会公共安全项目中心综合国内外现有类似设施方案,提出具备正压防护功能的“多用途新冠肺炎病毒核酸采集防护工作站”初始设计,确定产品参数并绘制图纸,同时联系国内多家具备技术能力的生产企业筹备生产。6月26日,首批多用途新冠肺炎病毒核酸采集防护工作站被正式命名为“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站”,从概念提出到完成生产用时刚好一周时间。
此次在市眼耳鼻喉专科医院(乌鲁木齐国际医院)投入使用的正压核酸采集防护设施,就是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7月21日从北京启运,24日抵达乌鲁木齐,25日投入使用。
市眼耳鼻喉专科医院(乌鲁木齐国际医院)院长杨德庆说,面对疫情,现代生物科技、信息科技等成为强有力的“武器”,为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提供坚强保障。新投入使用的“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站”具有紫外线杀菌系统、新风系统及照明系统,极大地缓解了高温天气下医务工作者核酸采集工作的疲劳。目前现场使用情况良好,预计日检测样本数在500人份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