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世界海陆分布图的局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A气压带名称

2021-04-06知识5

读图“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A、B、C分别代表的节气.A______ B__ (1)根据图中的直射点的位置判断节气.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运动,在北回归线是夏至日,在南回归线是冬至日,在赤道是春秋二分.所以A图是夏至,B图是春秋二分,C是冬至.(2)90°是极地高压带,60°是副极地低压带,30°是副热带高压带,0°是赤道低压带.气压带形成有两种原因:一是热力原因(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二是动力原因(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赤道因终年气温高,是热源,空气上升,在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极地地区因终年气温低,是冷源,气流终年下沉,在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所以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3)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大致与其方向和周期相一致,即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4)赤道因终年气温高,是热源,空气上升,在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赤道高空形成高气压区.气流由赤道上空的高气压区向向两极方向流动,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偏转(北右南左,总体是向东偏),到了纬度30°上空时偏转成了西风(向东运动)不能继续向高纬度运动,在不断聚集(堆积)的情形下便产生了下沉气流,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纬度30°),极地地区因终年气温低,是冷源。

读图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完成题。 小题1: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A.夏季北移,冬季 小题1:C小题2:B试题分析:小题1:由图可知,A图表示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北移,B图表示春秋分日,气压带风带关于赤道对称,C图表示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同。小题2:受甲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分布在大陆西岸,终年炎热干燥。本题难度较小,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即可作答。另外本题还需注意图中各气压带风带名称的判断。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赤道低气压带,丙为西风带。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就北半球而言,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读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完成。(共12分) (1)①为 &。 (1)东北信风带(2)赤道低压带,高温多雨,热带雨林气候(3)副热带高压带,高温干旱(4)盛行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5)冬季,③④,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试题分析:(1)图示①位于北半球低纬,故判断为东北信风带;(2)图示②位于赤道附近,故判断为赤道低压带。由于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且盛行上升气流,故多雨。(3)③位于30°附近,故判断为副热带高压带;由于纬度较低,故气温高;盛行下沉气流,故少雨。(4)图示④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故判断为盛行西风带;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终年温和多雨,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5)图示赤道低压带完全位于赤道以南地区,故判断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判断为北半球冬季;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由于受盛行西风和副热带高压的交替控制而形成。故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图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判断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并结合气温和降水,判断对气候的影响。

#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重要知识点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