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 当前,就臭氧分子中的键是否有极性问题在中学化学教师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56132,臭氧分子中的键无极性。理由是化学键的极性是由两个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或电负性差值决定的,差值为零,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为非极性键。另一种则认为,臭氧分子中的键有极性。理由是分子若有极性,则分子内必存在极性键。那么,臭氧分子中的键究竟有没有极性?若有极性又如何理解呢?本文就这个问题谈点浅见。一、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从本质上讲,键的极性是由于成键原子电荷分布不对称,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而引起的,键的极性大小可用键矩来衡量。键矩为零,则键无极性,键矩不为零,则键有极性。键的极性大小还可由电负性差值来判断,成键原子电负性差值为零,则键无极性,差值不为零,则键有极性,差值越大则键的极性越大。分子的极作是由于整个分子中电荷分布不对称、不均匀,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而引起的。分子的极性大小可由分子的偶极矩来描述,极性分子都有偶极矩,极性分子的偶极矩等于正负电荷重心间的距离与正电重心(或负电重心)上电量-q(或-q)的乘积。偶极矩是个矢量,其方向是从正电。
臭氧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 臭氧是极性分子。臭氧是极性分子。现代价键理论认为,(O?)分子中的中心氧原子采取SP2杂化形成三个SP2杂化轨道,中心氧原子利用它的两个未成对电子分别与其它两个配位氧。
如果没有臭氧层,地球会怎样 我们可以从地球上曾经发生过的臭氧层被破坏的情况来了解臭氧层完全消失会带来的后果。4.4亿年前的一天,宇宙中的一颗中子星和黑洞相撞,产生了几束伽马射线暴,其中一束击中了地球,瞬间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没有了臭氧层的保护,阳光中的紫外线直接穿透了大气层,杀死了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是海洋生物链的基础,浮游生物的大量死亡,导致海洋生物食物匮乏,饥饿开始蔓延。射线暴带来的辐射还杀死了大量珊瑚,破坏了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在伽马射线暴爆发的一年后,饥饿已经遍布全球了,数十年后,气体分子重新组合成大量的二氧化氮,遮住了阳光,这样虽然可以组织紫外线直射,但是也阻挡了过多的阳光,阳光不足导致地球迅速变冷,环境越来越糟,死去的生物也越来越多。这个状态持续了五百年,导致大约10%的海水结冰,海平面下降了大约100米,很多生活在浅海的生物因此丧命。四十万年后,灾难才渐渐停止,但是这次事件导致当时地球上85%的物种都灭绝了,海洋已经变得死气沉沉,地球上的生命迹象也寥寥无几了,这就是第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臭氧层被破坏就已经消灭了地球上85%的生物,如果臭氧层完全消失了,我们完全可以合理推测出,全球生物将不复存在,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