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长勺之战的战胜国 长勺之战在历史上是如何记载的?

2020-07-26知识5

春秋时期齐鲁两国长勺之战,正义的一方是谁?如何看? 老易说事,偏爱历史;这个问题,我来解答。春秋时期的齐鲁两国发生的长勺之战,光听这个名字,可能大家还不会有太直观的印象。但是说到读书时,课本上的“曹刿论战”大家可能就熟悉多了。没错,曹刿论战,论的就是这一场战争。但如果说起这场战争的起因,可能就是源远流长的事了,老易先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齐僖公由于对侄子公孙无知与子诸儿同等待遇,引起诸儿的不满。毕竟这是不符合规矩的。后来诸儿继位后,是为齐襄公。他终于可以把自己的不满转化成实际行动了,于是他要给以公孙无知降级。公孙无知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到嘴的肥肉自然舍不得吐出来,于是把心一横,干脆造反算了。恰好,大夫连称、管至父也是两个怨男,于是几人一拍即合,一起杀害齐襄公,拥立了无知。这种阴谋篡位的行径自然引起大夫管仲、鲍叔牙等人的不满。他们感到便分别拥戴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出奔鲁国和莒国避难,以图后事后来,齐国王室在一顿相生相杀中,乱成一团,最后国无定主。齐国大夫王子成父率先宣布迎接在鲁国避难的公子纠为君,并和鲁国约好如何交接的事情了。但身在莒国的公子小白也不甘心就此喝西北风呀,也在鲍叔牙和莒兵护送下急忙返国,准备争夺政权。于是双方都在与时间赛跑,。长勺之战“齐师败绩”的原因是什么 长勺之战鲁弱齐强,鲁国获胜主要原因是鲁庄公从善如流,善于用人,曹刿指挥得当。而齐桓公自恃实力强大,不顾管仲的谏阻,最终只能失败~长勺之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是春秋初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之间进行的一场车阵会战,也是中国历史上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战争的起因在于鲁国插手了齐国君位争夺战,招致。长勺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发生在公元前684年,交战双方是齐国(今山东东北部,占有山东半岛大部分)和鲁国(今山东西南部),鲁胜齐败。背景:公元前690年,齐吞并与鲁国有亲戚关系的纪国(今山东寿县西南);公元前687年,齐鲁共同进攻郕国(今山东汶上县北),但齐独占郕地,齐鲁关系紧张。公元前686年,齐襄公狩猎受伤,其叔伯弟弟公孙无知获悉,派人杀死齐襄公,但公孙无知即位不久即被一帮大臣所杀。齐襄公两个兄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位。公子纠与鲁庄公为舅甥关系,与管仲都住在鲁国,鲁庄公派人护送公子纠回国继位,而公子小白与鲍叔牙则住在莒国(今山东莒县),在莒国军队的护送下,也想抢先回国继位。管仲追赶小白欲射杀之,以除后患,箭正中小白的铜带钩上,小白将计就计,咬破嘴唇,口吐鲜血,倒车装死。管仲与公子纠以为小白已死,放慢回国速度。结果小白先回国,继承君位,即为齐桓公。此事使齐鲁关系更为紧张。齐桓公恼火鲁庄公支持公子纠,鲁庄公则因公子纠争位失败而更仇视齐国。公元前685年秋,两国交战于齐境内的乾时(今山东临淄西),齐胜鲁败。不久,齐将鲍书牙领兵攻打鲁国,要鲁国杀死公子纠,否则齐军将继续围攻鲁国。鲁庄公只得逼死公子纠,囚禁管仲。后来管仲被。长勺之战在历史上是如何记载的? 周庄王十三年(前684年),齐军仗着自己的军事实力强大,侵人鲁国境内。鲁庄公没 有与齐军交锋,而是暂时避开齐军锋芒,撤退到有利于反攻的长勺(今山东曲阜北郊)。在齐国。长勺之战鲁国真的就靠“一鼓作气”赢了齐师吗? 朋友,你好,对于你说的问题,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助到你。长勺(shuo)之战,发生于公元前684年,是齐桓公争霸斗争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是鲁齐长期斗争中鲁国的一次罕见的胜利。它对齐桓公调整完善自己的争霸战略方针具有一定的影响。而鲁国在此次战役取得胜利,间接促成数年后齐鲁息兵言和。对于你说的“长勺之战鲁国真的就靠一鼓作气赢了齐师”这问题,其实是有历史依据的。据《左传·庄公十年》里有对曹刿论战做有记载:“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既然我们能在《左传》文献中能找到依据,由此可见“一鼓作气”对于鲁国打败齐国是用积极作用的。从战场战略角度来说,一鼓作气更多的是利用人的心理对对方消极反应的充分利用。从鼓舞士气方面来说,曹刿的作战方案的的确确起了作用,有点“田忌赛马”的味道,用己方高涨斗志对敌方厌战心理。这样的战役还不能。长勺之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长勺之战的根本原因是:鲁庄公为护送公子纠回国,与齐军战于干时而大败,仅以身免。齐国随后计划再进攻鲁国。齐军两次进攻,鲁军都没有应战,鲍叔牙和齐军将领都认为鲁军怯于应战,决定再次发动进攻。于是齐军声势浩大的第三次进攻,迅即出现于鲁军面前。曹刿看到这次齐军来势虽猛,但势头没有上两次大,认为出击时机已到,立即向庄公提出反击齐军的建议。庄公亲自擂起战鼓,发出攻击命令,随后鲁军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4)六月,齐国联合宋国再次进攻鲁国。鲁庄公与宋国战于乘丘,取得大胜。齐国军队随后撤退。次年五月,宋国伐鲁以报乘丘之败,但鲁国再次战胜。扩展资料当代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齐、鲁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76637长勺之战的战法给予过很高的评价,说战争中鲁国“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败了齐军,造成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曹刿论战所叙述的原则和长勺战例,成为中国后世“后发制人”防御战略思想的宝贵借鉴。黄金贵认为战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主要由于鲁庄公战前实行了“取信于民”的政治准备,因而得到人民支持,使鲁国取得。

#鲁庄公#曹刿#中国历史#春秋战国#齐桓公

qrcode
访问手机版